分类
人在国外

和教授的一次聊天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論語 公冶長 第五

月初,实验室一中国同事(国外博士生之间也称同事)答辩招待酒会上,正好我的比利时导师也在场,便和他聊了一会儿。在这种场合,聊的内容不是学术,而是学术之外的东西:我终将面临毕业后的去向问题: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到国内?我想听听他的意见和建议。

刚一提出问题,他就回答我:Follow your heart.

我心里一楞:您不是李开复吧?给我来一锅炖了八百遍的“心灵鸡汤”?

接着,教授说:必须要做你有兴趣和喜欢的事情,比如,毕业后选择industry or academy哪条路线?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工作得开心。

说到工作地点,对于我来讲,选择的地方就是欧洲、北美、中国三者之一。我想听听他关于这三个地方的选择。他首先补充:如果喜欢好天气,澳洲也不错,生活可能更放松。

像这种问题,他觉得还是一个经济背景的问题。作为一个欧洲人,他说:欧洲已经在没落,经济形势严峻,政客们缺乏长期战略,只希望获取短期选举时的选票。他觉得这些现象严重地降低了效率,也许这是民主的不足。当然,他也补充:应该在民主与效率之间取得平衡,并不是说要专制的制度——这个意思我倒是听出来了。

接着,他说欧洲的社会福利使政府负担严重,过于宽松的劳工保护制度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时间,这些只会使欧洲在经济方面短期内落后于新兴经济体。虽然这些当年二战后形成的福利、劳工保护制度曾经起过不错的作用,现在却在阻碍经济发展。换而言之,他认为欧洲的前景在短期内不容乐观。

就科研方面来说,他去过中国很多次,发现好多研究机构的硬件现在已经很不错,许多设备就是欧洲的科研机构也不一定买得起,说到此时,他说:“作为一个欧洲人,这确实是一种无奈。”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欧洲早已没有大规模建设,而中国肯定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要维持大规模建设(我的专业是土木工程里的建筑材料——复合水泥研究)。

但是,中国的问题在于,没有好的“软件”来管理运用这些“硬件”。正如他曾经跟我聊天:“在中国,有一种这样的感觉,这台设备是XX教授的,那台设备是YY教授的,缺乏开放与共享”。如果中国的“软件”层面也能像欧洲一样,将来完全有可能超过欧洲和美国。显然,他说的这种“软件”和“硬件”不只是在科研领域。

至于美国,他似乎也不太看好,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也经常争吵,这两年各种经费投入也在裁减(就在当天,新闻报道美国五角大楼裁减军费开支)。因此,具体到这三个地方,他觉得中国的机会和市场还很大。

总体来说,教授似乎在向我夸赞中国的未来,虽然他没有明确说建议我回中国去。他本人也不只一次地说:有机会要让他的三个孩子学习中文,他自己也要学中文。这与国内许多年轻人怨声载道、既得利益者们努力移民的现象完全格格不入。

也许,中国的未来既不像教授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国内人们感觉的那么悲观。我感觉来土木坛子这里的朋友,教育背景和综合条件应该还算不错,不知大家是怎么客观地看待这些现象?欢迎发表你的评论和大家分享,感谢。

“和教授的一次聊天”上的106条回复

也不尽然吧,买来还是要用的,只是是否好好地利用则是另一回事。
像应用科学里,有了高水平的仪器,才能完成那些研究。

“父母在,不远游”这一条不适应现在的社会了,现在的通讯手段与交通工具与古代完全不一样,可以做到“远游”了。再说,人家后面说了:游必有方!告诉“方向方位”就行了。

至于说没有“根”的事情,这个确实,至少像我们俩是有这种感觉的。年轻时候还好一点,年纪大一点,“死”都想死在生我养我的地方的。

再者,在国外还是有诸多不便,很难真正融合——虽然咱们自己的国家也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

祖国建设的这种大任,我们是谈不上了,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都谢天谢地了,争取不给祖国添麻烦就算好的了。

国外蓝天是不少,可是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讲,不过是“好山好水好无聊”。君不见,那些取得国外户籍的人,不少还是在中国混呢,不过是多个金蝉脱壳之计罢了,当然,我没有这个“条件”,所以与他们“差距”大着呢。

学 civil engineering,不管你回不回来,中国的量就在那里,只增不减。

你吓我一跳,你居然知道我是土木工程的——我是后来才加上这点信息的。
看来是老朋友了。你说得对,建设还在中国。

看来我也猜对了,以前在百度贴吧上遇到一位土木工程的学妹时,我说,自己订阅的一个博客似乎是土木工程的一位师兄写的。
PS:我是从昵称上猜的。

唔,默默关注学脏好久了,每每看学脏写的东西都能给我思考和启发。我是一名默默在长沙csu铁道学院土木工程读书的一名本科森,向学脏学习

原来是湖南上大学呀,你们校区我去过。
你这是什么语言呢?你这学脏写得,好像我们有代沟似的。
还是互相交流吧。

唔,,我们学校的学长经常跟学弟们抢学妹,所以我们惯称他们“学脏”。恩恩,原来学长来过铁道学院,我很喜欢我们铁道学院。这里的老师们都特别好,现在我们学院的院长是教我们土木工程材料的谢友均老师,他跟学长一样是做cement的,我准备跟他的一个博士做ca砂浆。我自己对cement很感兴趣,梦想如果以后创业就想做水泥这一块,希望学长给好多好多建议。

原来还有这样的典故,看来你们这些学弟们肯定很“气愤”了。
谢老师和我是同一个地方的。不过我之前并不清楚他的研究。现在看来他研究的也是复合水泥之类的。你说的CA砂浆是什么呢?我不太懂,求教。

谢老师研究的东西挺广的,貌似在Self-Consolidating Concrete 做了大量的研究。不过他现在转行政了,材料所主要是邓德华老师和龙广成老师搞研究了。额,关于CA砂浆,我就不献丑了。因为我准备跟那个学长做,可是也不是研究很深,学长自行百度可能更好。真希望有机会和学长面对面交流。

哦,这样呀。CA砂浆原来叫:水泥沥青砂浆,现在高铁用得着这个。是我见识少,没有先搜索一下,倒是先问你了。
原来谢老师改行了,我倒不太清楚。说起邓老师,倒是更熟悉一些,他的两个学生原来在我所在实验室呆过的,现在毕业了,回国了,应该还在你们那里的:刘赞群和元强,你可能认识的。这世界真小。

说起邓德华老师,我真是一地眼泪。上次学校组织混凝土制备大赛,他作为我们那一组的裁判。当时我们太紧张了,第一步就错了,按配合比进行配料时竟然忘记加掺合料了,结果用搅拌机搅拌出来太稀了,完全没有坍落度,我们准备偷偷倒掉,结果被邓德华老师发现了,他问我们怎么回事,我们如实回答,他都要哭了。扣分!!!!刘赞群学长已经是副教授了,他跟我一个地方的,都是怀化人。不过我没见过他,有机会我找找他,世界真是太小了。元强我就真心不认识了。不过学长你们的实验室很厉害,出了很多人才。希望学长也归来,为祖国的土建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关于自己,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迷茫,还请学长给些建议。(呜呜呜。。。)

原来还有这么多故事在后面呢。一边走一边看吧,许多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搞清楚的。欢迎交流。

学长能否说说ghent 大学的土木这个专业研究生的具体入学条件以及申请建议?

硕士生,我们这里好像都是本地人,没有见过中国人,所以,一般还是以博士研究生为主。

仪器这点我是深有体会,你老师说得非常对。如果你回国能有机会和几个有海外背景的一起组建团队进入高校或者研究所或者创业,或者进入一个海外背景多的团队,这样最好,实验室管理应该很好;如果单枪匹马进入到一个土博团队中,那就要熬日子了,不可能指望一个外来的和尚念经的。可能说的很片面,仅供参考。
实验室管理效率就是一个研究团队工作效率的缩影,我个人觉得非常重要。

这么说来,我导师还“感觉”挺准的。
国内的情况,靠个人是很难改变大环境的——我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更多的是适应环境,我听说,似乎,从国外回来的同志“适应”得更快,更厉害,甚至风气更“佳”,正所谓,不是人改变制度,是制度改变人。

和海外背景多的团队合作或者组建这样的团队不是去改变制度,我是仅从我之前国内毕业的学院来海外军团前后的实验室管理上说的。
旁观者清嘛,老外聪明得很。

这也是我家晚餐时间经常讨论的话题,由最开始的坚定到后来的动摇直到如今的想法清晰但仍然行动上难作取舍,坛子提出来太好了,大家交换交换想法。简单来说,为了孩子,留国外;为了父母,回国内;为了自己,看机会。因为我家两口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第二条必须考虑,国外国内的票数是1.5:1.5。若有兄弟姐妹在国内照看父母,那两个票数就是2:1或3:0,找机会留国外吧。

我相信读者朋友们会有不错的思想的。所以在这里提出来。这也是每个人在国外的朋友或多或少地面临的问题。
这么说来,你们家留在国外的的可能性还挺大的。
我和家里领导都不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这一块和你不一样。
你一“北京大学高材生”再加"德国博士"光环拿出去都能吓死人的嘛,我意,你国内国外两种背景,回到国内估计也差不多哪去——不考虑环境污染、食品污染、复杂人情等杂七杂八不如意的大环境。

非也非也,这是抬举我了。即便是有学历光环,没用。一线城市越来越拥挤,位置紧俏;二线三线城市更要看关系。老家农村虽然还有几亩薄田,我却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若非这些困难,那基本是要回国的。

大环境是国内肯定要加强建设,奋起直追的,哪怕眼下的科技不作为也挡不住步伐,关键还是得看自己的兴趣所在,看哪种氛围是你所想要的。正如《明朝那些事》讲述的一样

中国在外国人眼里比中国企业在外国人眼里要好不知道多少倍。但目前,中国现状就是大规模基础建设,无论是政治体制、商业、民生、金融、通信、物流等等吧。这也是为什么亚马逊十几年来在中国就没盈过利,大环境所致。
至于我这样的小屁民,也从不考虑这个情况为对自己带来什么和带走什么,这不是我这小脑袋瓜能想通的,即便是能想通也未必能推断的准确。
于是,关于你的去向问题,我只能说,看了别人的建议,最终还是要问问自己,想去哪里而不是为什么,我发现很多问题都找不到为什么的答案,于是有时候索性就不问为什么了。所以,在想实想不透某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听天命,听自己的心。
———-来自于没念过大学、高中、初中的屁民

不简单,你受的学校教育这么少,却能想得如此深刻。看来你的社会大学没白上。记得邓公当年也没有上学大学,后来成了国家一把手,这看着,高手在民间呀。

这就和围墙一样,俗话说干啥恨啥。就像教授一开始说的一样,follow your heart。顺便说下,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你了,哈哈。

从私上来说,我希望你回来;
从公上来说,祖国需要你回来;
从陌生上来说,如果你可以把你的父母的赡养问题解决好,你可以不回来。

我非常喜欢单调和简单的生活。辩证的去看,随心所欲。

我是感觉现在老外们都喜欢往中国涌是因为1,文化吸引着呢;2 中国高速发展,很多模式在国内更容易赚到钱,就像你导师上面说的,欧美都有各自不同的问题,你的专业回来更有市场;3,两害相较取其轻,老外对中国这种由经济快速发展所引起的矛盾清楚着呢,但同时他们也知道,现在的中国更容易成功。
“国内许多年轻人怨声载道、既得利益者们努力移民”1,中国大部分国人都是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而且都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虽然成功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普通国人很显然没有外国人那么容易成功;2,对老外们来说,经济快速发展更吸引他们,但对于国人来说,GDP快速增长引起的矛盾更容易让自己恼火。其实出国的是少数,更多的还是离不开这个国家,抱怨只是希望她变的更好而已。
另外,祖国需要你们,赶紧回来吧~~

很赞成楼上的观点:对老外们来说,经济快速发展更吸引他们。或者粗俗点说,国外学者在中国可以更轻松的忽悠到RMB。
某次跟导师去新加坡开会,有些大牛已经在国内学术圈混的游刃有余了,有些年轻的教授也明确表示想多和中国高校合作,各取所需嘛。国内老师求文章(SCI),国外教授手底下如果控制一两个期刊,就非常吃香了。
如果博主愿意回来,很可能是去高校当老师把,其他机构很少需要“研究型”人才。一流学校老师的待遇其实很好了,特别是工科。(本人土木研究生在读,感觉身边老师们的日子都很多金,但是也很累。)其实回来挺好的,现在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阅历尚浅,仅凭个人经历评论)

似乎在大学里接受教育以来,我的很多老师都表明着这样一个观点:真正要搞科研就到国外去,国内环境很恶劣,不论是纯粹的学术氛围(论文质量等),还是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资待遇等)。而我呢,也在省药检所实习过一段时间,但里面的老师们总给我一种感觉,就是没有什么创新精神,但是又不能否认她们的工作能力。我觉得,如果我要是在这种环境下搞科研,简直无异于捧个饭碗在那里维持生计。我真的很想知道,如果不论经济这一范畴的话,不知道真正的国外的学术是一个怎样的环境?

呵呵,回国内,我想经费肯定是有的,能拿得出来的或许比国外还多,但关键不会用到正点子上的,哈哈。在国外教授是教授,在国内可没有那么自由的吧。

follow your heart,come back our home. 虽然在外现在可以天天电话联系,但是说见面的话,还是很不容易的,虽然也能视频。但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前途也很重要,要是能兼得最好不过,或者也要取得一个平衡。像黄老师这种,现在已经是开始享受生活了。

我支持你回国发展,国内发展机会多。在这边就是踏实过日子,没什么意思。
PS:另外关于你的公益筹款活动,我想参与。我们邮件联系吧。

好实在真挚的建议,谢谢你先。我也基本认同你的观点。
难道我们认识吗?我已经给你发了邮件。感谢你对我这次小活动的支持。

羡慕你能有这么多不错的选择,然后发现自己没得选择。好吧,原来“When you ain’t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se”说的是我,掩面而过……

不论正向选择 (主动)还是逆向选择(被动), 最后也许都是一样的,选择重要,更重要的是选择之后。那个选择起点不会影响人的一生,如有机缘,殊途同归。鄙见。

回复 土木坛子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