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utanzi 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沙滩,2017年8月10日。
我有一位同学在县城当公务员,提及来到的两位年轻新同事,说现在的年轻人非常有个性。大意是机关单位需要写很多材料,但这两位科班出生的中文系才子,却是一副“我才不写这种没有意义的材料”态度,何况工资收入又那么低,才不干呢。
我也碰到不少人和我抱怨,说是博士毕业后去了高校科研单位,如何苦闷,如何收入很低,感觉还不如房爷们炒房赚钱快,每天还要为生计所焦虑,自然很多精力不能放到科研上,甚至不得已接一些科研性质不太强,但来钱快一点的横向项目。
其实,我的感觉是,你如果家境不行,还奋斗在温饱线上,终日要为生计为劳累,可能就不要去从政,不要从事科研工作。为什么这样说?
且不说职业操守,你拿一份公务员工资,就要干好一份工作,要么就不干。人家川普总统的新闻发言人,还为总统就职典礼的虚假人数提供所谓的“另类事实”来开脱呢。
现实情况是,基层公务员可能就需要官二代或者富二代们去当,他们也有高等教育背景。去当基层公务员的前期,完全可以依靠父母的条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完全不必去获取一些非法的收入——为此冒风险太不值。等过20多年,轮也轮到他们当上一把手。再过20年,以干部身份光荣退休,靠着体制的优厚福利,退休生活有什么问题?人生很完美,这种现象也人畜无害。
科研这种事情是高智力和体力劳动,必须要有很好的心态,才有助于创新和突破。而作为科研人员,如果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时找不到一个好的研究平台,同时也没有对科研有着太大的兴趣,这样的穷困境况和心态,怎么能一心一意投入科研?时间和精力都被一日三餐、房子车子消耗得差不多了。
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话,一般要交学费。像剑桥大学一年大概20万人民币的样子(学校越好越贵),3年念下来,加上生活费其它成本,上百万都花出去了,很可能拿到博士学位还要为工作发愁——当年以为有了它就会好找工作多赚钱。因此,有一句玩笑话这么说:你没有钱做什么博士学位研究?
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你没钱做什么科研工作呢?你没钱从什么政呢?有点负能量,但也许这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世界。不过,我倒是但愿这只是一种社会发展中的过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