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 TeXMakerX目前已经更名为TeXstudio,支持三大操作系统:Windows, Mac OS X, Linux.
我以前觉得MS Office很好用,写出来的文档比手写的不知要整齐多少倍。
后来经常写带格式演示文档PPT时,开始觉得这个东西不够好用,格式不稳定,每次都要非常注意格式,调来调去很麻烦。于是开始使用LaTex来写文档,虽然刚开始有些痛苦,毕竟要学一些命令(这也是Unix特点,入门难,但入门后收益高),因为用LaTex写文档时更感觉像是在编程序。
MS Office的思想是“所见即可得”,正在编辑的东西直接就是打印出来的效果,而LaTex的思路是“所想即所得”,脑子中想要它是什么样子,就用程序来控制它,前提是编辑者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格式,用什么命令来控制。
用的时间越长,就感觉LaTex越好用。LaTex写演示文档时很方便,只要写好一个文档,以后用模板套用就可以了,不必再关心格式,一切交由程序去控制。LaTex输出的文档简洁一致–尤其是与PPT文档相比较,非常符合科技人员的审美特点。
想起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做演示文档(即PPT)机会就少,大家都是把幻灯片搞得很“漂亮”,动画效果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来了。观众真正关心的是这些吗?观众真正关心的是幻灯片的内容。
LaTex的输入格式一般为PDF文档,这是一种跨平台的标准化开源文档协议,而MS Office编辑所得的PPT文档必须要求计算机上有MS Office,否则就打开不了。就算计算机上有这个软件也还依赖于软件的版本号——商业型的公司微软就是靠这些伎俩来挣钱。
说起软件,我想起来上回国内有人发给教授一压缩文件,压缩格式自然是.RAR,教授计算机上压根就没有压缩软件,他都是直接打包成ZIP,我计算机上有开源的7Z压缩软件,于是试图解压开但解压不了。
原来WinRar这个软件也就是在中国市场上有一定用户,盗版用户占绝大多数,盗版压缩过来的RAR多少会有些问题。国外一般不怎么用压缩软件,直接ZIP格式打包,或者选用开源的7Z等软件。
说到LaTex,选择一个好的编辑器是必要的,选择有很多。我开始用开源的TeXMaker,最近升级到3.0版本后,PDF预览合并到编辑区以后,总是觉得不爽,于是想换回以前的版本,却怎么也下载不到老版本。
无意之间,找到一个2.1版本,安装后发现不是TeXMaker,而是TeXMakerX,注意多了一个X,原来这是TeXMaker的一个变种,做了一些改进,开源软件就是有这个优点,你可以随意分发并改进它。
现在正用的就是TeXMakerX,有语法高亮等特点,比TeXMaker要更好用一些,也不枉为一个改进的变种。
“选用TeXstudio作为LaTeX编辑器”上的10条回复
说到压缩文件,深有同感啊。。。因此不晓得误了多少人的事
我一般用开源软件,跨平台,免费自由,或者就不用。但很多人是不能理会盗版软件的害处的。
自从转到Linux后,一般都打包成.tar.gz的格式,zip在windows和Linux之间交换时容易乱码,rar不开放。
tex这个东西,很是向往,却一直没有时间认真学习。
汉字编码复杂,苹果手机上的邮件客户端还只能认UFT编码。我倒是直接用ZIP格式。不过LINUX上的乱码方式有解决方案的,你直接安装一下non-free rar的那个什么包就能解决的。
LATEX这个学习资料有很多的,入门也不是那么难。你要是想要资料,我可以共享给你。
安装了也不行,一般要设置环境变量,或者用命令行带参数解压才行,觉得麻烦,所以一律改用Linux世界通行的tar.gz了,这样即使在windows下也能很方便的解压。
哦,这样复杂。那好吧,找到解决方案就行,方案并不唯一。
以前一直觉得7z压出来的文件比其他格式小,所以经常压成7z,但后来发现这个合适有的机子根本解压不了,特别是文件太大的话。.tar.gz是最近才接触的,只知道是2次压缩的格式。然后软件一直用的7z,开源,做的挺好。你说winrar国内用户多,我想想估计是因为盗版系统盛行,盗版系统自带winrar,用出了习惯。
你说的texstudio和latex到底是啥…不过ppt你说现在的人喜欢做的很“漂亮”这点我深有体会,特别是我们学校老师弄的那些大部分根本没眼看。
PPT做得好的还是太少,能结合讲好的更不多——我也在努力中~
我用的是 WinEDT
The first time heard about this application, but I have been used to TeX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