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在国外

回忆我与根特学联的故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组织。虽然远在国门之外,留学生们也有组织: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留学生组织,比如我所在的比利时根特市就有根特学联,全称为“根特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其实就是一个类似于国内高校的学生会,但相比起国内的学生会,学联的竞争力就小多了。

根特学联每年都举行换届选举。我前年来比利时的时候,在别人的鼓励下,也参加了选举。我以为会很激烈,没想到很轻松就选上了,还当了个副主席——要是我当初投上自己一票就和那年的主席票数一样多了。去年我们全部退出,黄超伯同学带领的团队嬴得了大家的支持。在他的带领下,这一年干得相当不错,举办了超过500人参加的春节晚会:请到了东佛兰德省副省长、根特市长、根特大学校长、中国驻比利时王国时任大使张援远先生,效果达到了空前的地步——绝后就留与后来人否定了。至于其它的学习、旅游、运动休闲活动,更是比以前大大增加,比如我亲身参加的学术交流会中秋节聚会新生见面会,开通了根特人家网站,编制了新生入学手册等。

一晃而过,一年又过去了。上周末五晚上,又一次选举进行。在选举的前几天,就有两位候选人通过各种场合与我打招呼拉选票,希望得到我的支持。刚一进会场,居然发现墙壁上还有竞选人团队的简单海报,顿时把这气氛活跃起来——有那么激烈?选举过程和以前没有两样,还是老一届发言总结上一年的工作,候选人作演讲陈述,然后到场的所有人投票产生。

期间使用海报的团队还给每个人分发了他们打印的工作计划,感觉做的工作做得真细。只有让选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具体,这也算今年选举的一个新现象。不过候选人一共才5位,能选上的名额可以达到7位,几乎都不必投票了~不过,一切都还是按照程序非常民主地进行了,5位全部当选!

从此可以看出,留学生们对这些组织并不是很感冒,与国内大学里学生会竞争力度简直不是一个数量级。究其原因,是因为参加这种学联活动,还是占用一定时间,而且工作干得好是应该的,干得不好招人骂。学联成员没有任何津贴——反正我那年大使馆教育处只给了我50欧元电话费——就这可怜的50欧元我居然放在口袋里丢了,因此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留学生们自然热情不高。

好处也不是没有。在异国他乡能有这么一个平台做点事情,还是能锻炼一定的能力,毕竟办任何事情都与国内不一样,难度自然不小。学联从某种程度上接受大使馆教育处管理——受他们的一定资助,因此接触到的人面也较广,层次也较丰富,比如我那年就参加了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八届亚欧首脑峰会的接待工作,还作为学生代表与温总理大合影。虽然只是一张合影,但正如我同学开玩笑,我们全县40万人口,和温总理合过影的估计也屈指可数,玩笑中倒是让我感觉到这经历有点不一样。

即便有一定好处,但这工作还是志愿者的成分居多,是真正地为同学们服务,因此愿意加入学联的人不多,毕竟每个人的价值观和追求都不一样,再说,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回忆我与根特学联的故事”上的30条回复

国内的权力没有监管,没有限制,想捞钱就捞钱,自然抢着干。放国外,权力有诸多限制,干嘛事都有制衡,谁爱干谁干。

名额7位,候选5位,这是不是也算是一种差额选举。还是蛮喜欢这样的组织,难道出去的已经厌倦了国内的尔虞我诈,所以都不参选了?

嗯,最后的那张与总理合影的照片,我还真的仔细看了看,真的没有找到你老兄站在哪里呢!
为毛不老实找来呢?呵呵~

幸福啊,你是在比利时读书,我可是在苏丹打工的。我们两个的性质一下就不一样了,而且你那边局势也比较稳定,我们这边时不时的还来一下动荡。直到现在工地上都还有荷枪实弹的军人,在24小时巡逻,天上时不时的又飞过一架武装直升机。都不知道是不是又要打仗啊……

是的,现在非洲那边还是不够稳定,比利时都快两年没有联邦政府了——一点区别都没有。
那就祝你在外面一切平安顺利。

坛子大哥,首先感谢一下先辈们在比利时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斗的岁月,让我们这些后准备去的人感受到祖国亲人们的遍地开花。
我知道您的论坛是在您的linkin上简介,因为我上周刚收到比利时大学博士的邀请,好像我的未来导师还和您曾经有过合作项目,我也是土木大方向,未来工作方向是可再生混凝土。在这里联系您是因为,我可能下个月或者下下个月即将去比利时(根特),所以希望能和已经在那边的同学联系,以得到一些必要的信息和可能的帮助。我现在人在德国,有长期的签证,老板说帮我问一下看我最快什么时候可以过去,我希望的是越早越好。您是否有根特那边的微信学生群呢或者鲁汶的微信学生群,或者比利时学生微信留学群?这样我也方便问问那边具体的情况,比如租房子,办保险,还有转签证的问题。提前谢谢您了,祝您一切顺利。

回复 土木坛子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