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在老家跑步,有次跑到小学母校,发现教学楼比当年多了一行烫金标语: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我看了一会儿,当即和现任校长打了个电话,夸赞这句标语加得好。
这在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文凭贬值比货币贬值更快的今天,有多少人还相信这句标语的分量?
知识还能改变命运吗?学习还能成就未来吗?简而言之,读书还有用吗?
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四所大学都待过的人,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知识依然能改变命运,只是不以常人想象的方式改变。
我们总是过分夸大了当下的困难,而忘记了当年的不愉快,总以为过去是美好的,未来是更加艰难。
回想起当年是否要继续读书求学深造,16年前的我也一样迷茫:读不读博士?
你也许会抱怨当下的大环境不好,但2008年的情况我们也一样迷茫。16年前,我们好些同学都不愿意继续求学,很功利地觉得读太多的书、获取一个博士文凭没有那么重要。
回过头来复盘,那些放弃读书学习深造的同学是做了正确的决策吗?我不得而知,但我大概知道自己的情况。
这里狭义上的读书学习,是指求学深造,很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历文凭——它的确是一个管点用的敲门砖。
显性方面,读书求学提升文凭和拓展人脉,能够直接带来回报,但是这方面这些年来确实在贬值,国家各行各业产能过剩,人才供应也就变得相对过剩了。
隐性方面,有目的的求学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培养了个人综合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应对离开学校后的和各种挑战和机遇。个人水平提高了,路能走得宽一些,路好走了,朋友也自然多。
因此,读书求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拓展人生的可能性,提升人的内在修养,启迪思维、提升情商和智商,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个人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这其实就跨越到广义上的读书求学,它培养一个人一生的学习习惯,对事情充满着好奇心,能不断拥有自己的思考力,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识别机会并能抓住机会,至少也可以避免当韭菜被收割。
我在读书求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本身并不一定很有价值,但从中训练自己以上的这些能力有一点收获。例如,我很早认为,既然不同形式的工作都是为了谋生赚钱,那就直接用做科研的方法研究赚钱和守财。
具体是如何做的?我不过是保持好奇并不断思考,获取大量的知识和资讯,多方比对鉴别信息的真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将获取到的信息机会知行合一地变为行动,假以时日和自己的品行,抓住一两次大的机会并避免风险,基本盘就稳了。
这就是巴菲特所谓的“成大功,避大险”和“一生只需富一次”。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两条原则:一不从政,二不经商。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就够了,拥有知识并利用知识谋生,人生可以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这些难道不是当年读书求学带来的收获?知识改变命运,但是不以我想象的方式改变,比如,文凭本身带来的直接收入,和其他打工人的收入差异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但间接收获,已经无法衡量了。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今天的我已步入中年,当有人再找我一起研究赚钱的时候,我更检视自己的智慧、认知和德行是否足够,而这些依然要通过持续的学习去获取知识、提升自己,我依然坚信: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读书还有用吗?”上的42条回复
1. 努力读书不一定能挣钱,但可以看见更大的世界。
2. 努力读书不一定能大富大贵,但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3. 努力读书不一定能交到很多朋友,但能拥有更充实丰富的人生。
4. 努力读书不一定能使你的智商更高,但让你能从容应对各种问题️。
5. 努力读书不一定能让你成为完美的人,但能帮你不断完善自我。
6. 努力读书不一定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我这个话打印出来了。有不少样式的。刚好可以引用一下。
感谢分享。
读书任何时侯都有用,就算在这个信息随手可得的年代。近期在读史才知道历史只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在重演。
是的,读书少让我们少走点弯路,少踩点坑。
读书有很多种形式,读书只是其中一种。只要肯读,总会成才。
是的,终生学习。
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功用”思维,无论什么都要先以“有用”来衡量,但到底什么是有用,则绝大多数人都说不清。尺子是模糊不清的,但却要用之度量万物,这就是根本的矛盾之处。
大概世人以为的有用就是养家糊口,再直接一点是能赚钱。
何谓“有用”,大部分人的观点无非是两个:“有钱”、“有权”。这两个都是社会科学的范畴。社会学科的事,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就比如有钱(赚钱),它是一种实践智慧,没有关于发财的简单知识,不存在学了某个简单的发财学的知识,就能有钱了。学习其实就是逐渐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触达自己的能力的边界的过程。
将这些知识和认知变现,是一个很实用也很需要的过程,金钱本身并没有错,获取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需要的。
我觉得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如果生活在温饱线上,书中的诗和远方就毫无意义。读书也要看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如果读书读的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那书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宗教。读书读的从书里出不来,完全脱离现实,那还不如不读书,我们很多人所说的读书并不一定就是真的指“书”本身,更多地说的是一种学习能力,并不限于书,而大部分人可能会误认为读书就是捧着各种书去读。我从这个角度说,也是想说,我们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获得不同的看法,对于一个特定的论点,不妨尝试多换几个角度看看,可能更完善。
是的,我只是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这件事情。
最近在读钱穆,觉得读书太有用了,现在有了行年五十而觉前面四十九年皆非的感觉
赞一个,有如此大的收获,内心应该很满足。
通过读书提升思想意识,接着才可能会有行动和结果
知行合一。
无德有才算不算读书有用,现在很多家长都是补课成风,内卷的年代,为了读书到城里买房,补课很多
我觉得有点过了,如果只是卷成绩,这样的小孩未来大概率会有些问题。
这个真的是老话题了!读书会让你“内秀”!
充实自己,是的,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果然,成功人士才会跟校长留电话。
过奖,老家的一个小学而已,都是乡里乡亲的,留个电话不是个大事的。
一生都在学习
敬佩!
我觉得读书并不存在有用无用的问题,而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是人的一生中必然选择。
读书是门槛,是从事很多工作必须的敲门砖。
读书的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
当然,对于小部分人来说,不读书也不影响他应该享受的生活。
是这样的,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途径,对我个人而言,我感谢终生学习。
有用还是无用,首先要看你怎么用,主要看怎么定义“改变命运”,如果是作为实现阶层跃升的充分条件,那已经是过去式了;如果是作为人生进步基石的必要条件,那肯定是。现在社会上讨论有用和无用,恐怕还是基于前者。
感谢分享。我偏向于后者,提升自己,不断进步。
在今天,读书仍然有用,知识仍然可以改变命运,无论通过读书这条道路实现命运改变的人有多少,不能否认这仍然是一条相对公平的道路。认可这个道理的前提,是想明白什么叫改变命运,眼界的拓展、思维的转变、朋友圈子的扩大,都是某种类型的命运的改变。不必功利的认为,只有今日一贫如洗,他年锦衣玉食才叫改变命运,这种宏观的、巨大的命运改变,一是发生的机率毕竟较低,二是往往要伴随着社会大环境”推波助澜“。
大改变是由小改变积累而成的。
现在获取知识的方式就是一顿ai,我感觉ai已经是第二个外设大脑了。
世界充满AI(爱),:)
好奇您的工作是什么?从事研究工作吗?
普通的教学工作。
信息不对称对人生的影响很大,而学习可以明显减弱这种影响。
是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坛子兄,好久不见!
我仍相信,能够持续学习的人才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就能更快人一步地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向上求学往往会去到更好的学校,那么周围的同学也更加优秀,这也是人脉的积累。
是这么个道理。
我个人感觉得分开说,上学的话,我个人的经历是没啥用,纯纯浪费时间,对本宅男来说最大的作用是离开家乡换个地方体验生活,以及有个文凭
阅读是真有用,现在一身技能全是靠阅读自学来的,靠上学是真学不到什么东西……至少就我的破学校来说
其实我这里说的读书就是包括去学校上学和自学为主的阅读能力。你说的是有道理的。
不读书的人觉得读书没用;
读书的人觉得读书有用;
然后不读书的人把读书的人打了,还哈哈大笑。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
也许这就是学习才能达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