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鲁汶,是在一个教会组织的带领下的,花费是15欧,其实很便宜的一个花费,因为一来一回车费,还有个博物馆的门票都10欧了。毕竟这个教会组织的活动本身就带有慈善性质的意思,历次活动的参与者都是以亚非拉的人员居多。今天他们租了一个大巴,却发现只有11人参加,真是浪费了这个大巴,要是换中国,估计早换成了中巴车,或者更小的商务车等。
教会的头儿是一个老头子,70多岁了,据说是一个贵族,祖上传给他很多财产,因此有很多房子,他呢,不知怎么的就成为了一个神父,还成立了一个教会组织,叫做OBSG,专门帮助有困难的人,例如把他的私人房子便宜出租给有需要的根特学生。
今天是神父带着我们去,亲自带我们去。用我们伟大的中国人的思想,真不敢想像他图的是什么?13个人,也租一个大车,一大把年纪了,还亲自出马,收费又是如此低……去参观了鲁汶的一个教堂,看了一些景点,和市政厅,博物馆,和鲁汶大学(一个叫城堡的校园)。和我一起作伴的一个中国姑娘叫何巧艳,上次去卢森堡的时候也有她。
这次旅途其实相当带有中国元素,何姑娘是一个相当爱国的人,每有她说话的时候,她都会夹带着与中国有关的东西。神父也有说过中文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当然重要,世界使用人数第一),不过他不会。在教堂参观的时候,一个来自美国的妇女(同时是一个女博士)操着我们非常熟悉的美国英语,她居然一猜着我就是中国的,而不像前一阵子有两次被外国人认为我们是否来自日本。
真感叹宗教在西方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在教堂的时候,我就特意看了看有没有中文版的圣经,一看还真有,日语版本的也有。我常感叹大中华宗教的缺乏,也许是我们的人文精神,道德水准低下的原因吧。事实上中国人太信“钱”了,所以我们为了钱不顾一切。不过也许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等我们的物质财富发展到像西方那么发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会捡起我们的那些精神层次的东西,譬如宗教,譬如我们的传统文化。
鲁汶较小,也就较为干净(相对于根特而讲),和欧洲其它城市一样,都是很老的具有历史感觉的城市--上次有一个英国的老头就说,我们把北京破坏了,虽然盖了很多新的建筑,但这不是真正的北京了。教堂和卢国一样,都是歌特式的建筑,非常大气,彩绘玻璃,壁画非常精致,也给人一种很凝重的宗教感觉,如能常常坐在这里做一些礼拜,心灵或许真的能沉静下来,真的会净化下来,但我没有试过。老街道,像中国哈尔滨中央大街一样的用一块块石头砌成的路,走着就很有感觉,这就是历史的积淀。
老建筑,非常整洁与朴素。但也有非常精美的,市政厅就是一例,正面有很多的小雕塑,每一件都不同,真令人吧为观止,大概与中国的龙门石窟有异曲同工之美吧,都是很多的雕像,来营造一种美仑美奂的效果吧,可惜我当年在河南时待四年都没有去过龙门石窟--往往自己身边的东西,反而没有去体会,更像我在哈尔滨都没有去看过冰雕,都没有和妻子去滑冰,想想真是一种遗憾,更觉得对妻子有一种愧疚感。
人们常说,要幸福生活,要享受快乐,其实幸福快乐的生活有时候就在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去好好抓住,去用心体会,总以为以后会有机会的,但是呢,一过就去了,我希望将来一定要亲自带上妻子去哈尔滨去弥补这个遗憾。鲁汶大学的城堡也很美,大大的草地,古老的城堡,不急不慢的小河,站在河上的小铁木桥上看着河水时,我忽然想起了孔子的那句:逝者如斯夫,于是我给神父讲起了这个典故,可惜我也不是太理解这句话更深的含义。
整个一天,天公还算作美,没有下大雨,回来路上有点大雨,但下车时候就好了,很巧的是,一下车,就去等公交,几分钟后就坐上了公交,一路顺利地就回到了住地。
“OBSG组织的鲁汶游玩”上的4条回复
鲁汶城市很小,但很雅致,尤其是市政厅大楼非常有气势,巍峨高耸,一枚设计精湛的艺术品!
你也去过呀,你现在哪?
前几年在德国学习时,顺便去鲁汶找同学玩,小住了几日。现在济南。
原来是这样子呀,山东人了,这么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