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其它分类

家庭出身重不重要?

前几日,听中山大学张卫红教授讲王阳明,她总结王阳明的成功学为以下几点。

  1. 立志:何为人生第一等事(格局);
  2. 智慧:多才多艺、生擒宸濠智见张永、处理后事;
  3. 德行:起义军、一呼百应、不贪功名(仁);
  4. 功夫:不动心、破心中贼(定力);
  5. 机缘:有人赏识、有人追随、有人帮助;
  6. 贡献:创良知学,扭转学风。

我个人觉得,还要加上一条,他的家庭出身。查到的信息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也就是说,王阳明是一个十足的官二代。先天遗传基因不错,后天家庭培养条件好。

其实这并非个例。如果先天基因一般般——正如我们芸芸众生,后天成长环境也一般,要想建功立业,自然是难上加难。

读哈佛大学傅高义老爷子写的伟人传记,原著英文版和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版上都写道,D年轻时候,父亲就是当地县警察局局长。

更有一件小事情显得家庭背景有多重要,D当年要去法国留学,法语考试没有通过,最后是他父亲想办法通过的。只是这个细节在三联出版社的版本中被修改了。

今年春节去参观M的故居,发现他的故居面积也很大,哪怕是今天,也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居住条件,说明他家的家庭经济很不错。

去他的小学堂一看,M当年的饭盒四五层高,他母亲不只给他带饭,还让他带些饭给其他穷苦孩子吃,从小就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领袖。这也正说明他家的相对富庶,才让M有精力有时间去心忧天下。

其他穷孩子恐怕在担心,放学后去哪里放牛?家里还有那么多干不完的农活,要想读书成才,谈何容易?

从以上这些伟大人物的成长环境和后来取得的成就来看,都说明了良好的家庭出身,是一个人成才的必要条件。

想到这里,我们绝大部分人一生碌碌无为,可能也就找到自我安慰的理由了,毕竟我们的家庭出身太一般了,所以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家庭出身重不重要?”上的30条回复

哪怕是普通人,也一样重要的,我的意思是重要,但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就难度会大一些,努力的付出要求更多一些。

还是挺重要的吧!身边还是有些从小家庭条件非常好的,虽然同龄,但是家庭条件给他带来的方便机会生活状态,不是我这种普通可以比的。长大后,明白一些道理后,就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不是所有人都合适,毕竟小说里面只有一个主角。

每个人体验肯定不一样;特别是已经占有资源的人很难理解其它人的处境;

拿我个人经验来说,我到三十岁的时候,每天想的最多的事,就是想三十岁生日自己花钱买一只烤鸡痛痛快快的吃一顿;思维困顿如此,更不要提恋爱成家,建功立业了;说起来真是可笑,可能会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乃至离奇;这就是人出于自己生活的局限,无法理解超出自己生活经验的事情;

可怜我农村家庭,虽不说从小忍饥挨饿;但父母身体多病,过日子真的是为了一块钱都能豁出命去省;造成了全家人对于金钱病态一样的节省观;导致我都月薪过万了,还过在小时候全家人拼命节省的阴影中;

在三十岁,花三十元给自己买一只烤鸡吃,是我人生大事;不亚于秋收起义,上井冈山;

但是很难有人理解;

家庭重不重要?没有资源的家庭,早就绝种了。无所谓重不重要;

活着,吃饱穿暖,从来就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于很多生灵来说,需要拼了命去争抢这点资源;

感谢你分享这些宝贵的痛苦经验。希望未来对你更好一些。是的,我们这些普通人要知道生活来之不易,也只能靠自己了,但同时也要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这可能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

有两本书,举了无数个例子,告诉了我们类似的道理:
– 格拉德威尔《异类》:你很成功,是因为你父母很成功;
– 班纳吉《贫穷的本质》:你很贫穷,是因为你父母很贫穷;

家庭出身很重要,主要是重要在青年前;表现形式除了满足安全吃饭这些必备要素外,家庭出身最重要的特点是信息质量;

人在成年前输入的信息家庭是第一来源;

邓的老爸还是四川哥佬会的主要成员,毛的老爸是小地主经商慢慢做成大地主,想让毛学习算盘,接他手里的生意,毛为此还以跳湖要挟他爸;

个人认为家庭出身是人出生信息输入的第一来源,很大程度影响,在旧社会信息源来一、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很难获取客观的认识;

在当今互联网社会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那瓦尔为代表的印度人,利用计算机获取一切优质信息为自己所用;

换言之,能在当下通过浏览博客等丰富自己信息源的朋友都有机会成就自己,同道一起努力。

感谢分享你的见解,有意思。真正的互联网让我们打开了思路,把世界变平。再会点英文,这其实就组合成一个很好的事情了。

现在互联网普及了确实太棒了。可惜当年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家里并没有那么经济能力和远见接入互联网(最显著地结果是,选择了一所不合适的大学),甚至连手机都是高中毕业后才拥有的(想起这点我就想骂人,人都散了还要手机联系个屁啊)。

最后一句好像写错了一个字,应该是“毕竟我们的家庭出身太一般了,所以还有什么理由太努力呢?”,这样才符合当下“躺平摆烂”的时代精神
PS:邓小平竟然会点儿法语,难怪他沾染上了法国人的一些浪漫思想,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能找到另一半的猫就是好猫!

虽然说英雄不问出处,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家庭。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丰富,越来越觉得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培养以、处事方式、价值观念都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其事业。
特别是商品经济异常繁荣的时代,有些时候外在比内在更重要,有时候会消费才会赚钱,有时候拼能力不如拼爹是事实存在的。
所以每每想到此,只能自己努努力,给孩子尽量提供美好的环境。

出身决定了很多东西,你的眼界、看事情的深度、处事的方式等等,普通人要认识到差距,实在太难了!但也别太悲观,准备充分,时代的大趋势踩到节奏,也是有机会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