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其它分类

无敌是有多么寂寞?

被人拉进一个微信群,上面聚集了珠三角大湾区很多博士,其中不乏高校院士和知名公司高管之类的高知人才。在里面待了一年多,发现一点有意思的事情。

其中某位建筑方面的院士,75岁高龄的他几乎每天早上6点左右(准确来说是5点40),都会在群里发一首自己当天所作的诗作分享给大家,印象中从来没有见他分享过他自己专业领域的信息,也许是不需要,也未必有人感兴趣吧。

另一位是某知名大学文科方面的教授,也几乎每天清晨分享一篇他的手写读书笔记,内容多半是“与世无争、激流勇退”之类的话题,涉及感叹人生、精进做人,内容稳定,字数不多。从分享的照片来看,手写字的书法并无可圈可点之处,但贵在真实工整。

还有一位博士,应该是一位管理方面的培训讲师。他几乎天天早上分享一篇他自己个人频道的公众号文章,内容五花八门,政治经济历史管理不等,谈天说地,无所不包,看内容编排质量,显然是有专人管理的自媒体,但阅读量一直不温不火。

可能由于大家的背景完全不同,大家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交流,有点像一个发布平台,发发信息就完了。不过,当群友夸赞院士的诗作时,院士也会回个“感谢”或者一朵玫瑰花之类的表情符,非常有礼貌。

这些人的日常行为说明他们都非常自律,能长年累月地坚持每天都做这样的事情,也难怪会达到“功成名就”的地步。但是他们目前的状态,又让我感觉到,他们其实也许人生已经没有什么追求了:无欲无求,人生完满。所以他们只追求自己内心的平静,哪怕写写诗作、写写读书笔记或者发布自媒体文章(可能有一定的流量目的),就当执行“明明德”的“大学之道”……

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只是隐隐中感觉,他们的状态是不是也表明:无敌是有多么寂寞?难怪已故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说: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无敌是有多么寂寞?”上的14条回复

有这种感觉,只不过是年轻的在里面没有怎么发声。当然偶尔也会有一些分享,群的质量还是很高的,所以我也一直没有退出来。看看年轻人在想什么,这倒是一个好的办法,世界属于年轻人,我认同。

主要取决于人员,基本没有那些假消息和低质量的消息,也不会有过多的消息。确实还可以,所以我也一直没有退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