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人文

优秀的人往往孤独,如何独善其身?

以下是一位网友发给我的来信:

我是一高中语文老师,当初选择这份职业是因为热爱,满足于教书育人的意义。

如今是第五年,因为天赋加勤奋,教学成绩几乎每次都是全年级第一。但我发现,周围绝大多数人包括我办公室的同事们,全都在混。

所有人的工资,不会因为教学成绩和付出有一分钱差别,所谓铁饭碗。

然后,有些人认为我教得太好显得他们太差,这样不对。有的人认为既然没有额外收益,我付出多了是傻瓜。有的人趁我不在,去我桌子那里乱翻课本资料,偷我东西,甚至我买的没开封的书也拿去,看完再和我说。

同事们每天拉家常从早到晚,东家长西家短,无休无止,忍了五年我快疯了,经常拿书出去看,便说我不合群,特立独行。更别谈学校频繁交代的各种形式主义的造假活动。

所以,现在的我觉得很不快乐。我已经32了,您觉得我应该做何选择?另外,我除了教书,唯擅长写作,一本书已经写了一小部分,但因为教书事儿多,一直搁置。

您眼界广阅历丰,我想听听您的看法。多谢。

我给了他一个答复:

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坦诚吐露这一切。

我的看法可能有些鸡汤,既然还记得那份初衷,就坚持下去,你做的事情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有益的,这是大好事,岂能因身边这些根本就不和你一个层次的人而一般见识?自降身份?

工资待遇一样是制度的错,不是你的错。做任何事情,用心做,人们看的见,我相信会有善果,时间的问题。当然,生活中,注意一些方式方法,尽量不要和同事们对立。

写作方面坚持下去,这份良好的爱好会让你时常感到欣慰,这种满足感来自你真正的内心。我自己有体会。

要论发财致富,和我的朋友比起来,我几乎没有一刻会安宁,然而,我通常很安宁,面对我的研究和家人。

优秀的人往往是孤独的。

其实我并不擅长处理此类问题——我只是一个水泥研究工作者,希望我的读者里面有人能回答并鼓励这位读者朋友(公布他的来信已征得他的同意),请在本文后面留言互动。感谢。

“优秀的人往往孤独,如何独善其身?”上的31条回复

老师也可以跳槽的吧,我父母都中学老师,我初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去省会教书了,高中教数学竞赛的老师去了好点的城市跟学校。不是所有学校都不看绩效的吧

我也在一个县级市当高中教师,遇到的很多情况都是相似的。我的建议是,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还没有,就慢慢培养,总得有了脱离体制还能活的不错的能力,才能去谈要不要离开这个体制。在没有这个能力前,只能独善其身了。

我的数学老师一直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从嘉兴跳槽到无锡再到上海。虽然他在原来教书的地方也小有名气(都是省重点),但可能是不甘心在一个地方混太久。是金子应该会发光的吧。

现在这个环境下,中学教师大约是非常好的职业之一了。有水平就到更好的学校去吧,不过一定要掂量好自己的能力。往往,很多人觉得别人做得并不怎么样,但事实上真让自己去做的话,未必有别人做得好。或者总觉得自己某些细节做得比别人好,但放大了来看,其实这些所谓的优秀的细节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极其有限。

单纯做业务,确实很不合群,切身体会!!

建议这位网友来广州、深圳这边试试,这边的学校还是比较重视人材的。我有几位高中老师目前都在深圳工作,待遇都挺不错,过得也挺开心的。供参考。

这封网友来信让我很触动,像是从20年前穿越到今天一般。因为,我有一位恩师,当年跟这位网友的情况几乎毫无二致。我每次回家时都去看他。我想讲讲我这位老师的经历,也许可以作为借鉴。

我这位老师也是教语文,也是对教书充满了热爱,也是才华横溢,也是在人群中显得不那么合群。而且,当年他教我的时候,也是三十二三岁,有个孩子四五岁。

他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毕业后来到我们这个五线城市工作,我觉得是屈才的。可能是因为爱情和婚姻吧,因为师母是我们本地人,他俩是大学同学。不过,我老师素来与世无争,每天做着喜欢的工作,过着温馨的小日子,日子恬静悠长。

他讲语文课在我们中学是数一数二的。同时,他还是我的高中班主任,三年里对我们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比如说吧,在课本之外,他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的诗歌,以《名诗鉴赏》为专题,每周讲一节课,高一讲了整整一年;高二以《苏轼小研究》为专题,又讲了一年苏轼的诗文;周末组织我们去图书馆读书讨论;年前带领我们去街头现场写春联,卖的钱捐给班里一位家庭遭遇变故的同学。

别的班没有这样的。他的这些行为在我们中学是很另类的,很不同凡响的,对我们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二十年过去了,老同学聚会时,这些事情大家说起来就停不住。

然而他是寂寞的。

当时有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的中学来挖人,给的条件比我们中学要强多了,好几位上进心强的优秀教师都跳了槽,但我老师对日子挺知足,不愿意去。

促使他的想法发生剧变的,是孩子的急病。虽然立刻把孩子送到了市里最好的医院,但医不好,只好转到外地,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孩子的命是保住了,却留下了后遗症。几年前我见到这个孩子时,仍然能看出后遗症的影响。

受这件事的刺激,我老师一咬牙一跺脚,跳槽去了省城。安顿好之后,把小家庭也搬了过去。省城的生活条件显然比我们那座小城要强多了。

去年我回国,师生聚会,老师写了好几幅书法作品送给我们。他说,这些年来,每到毕业,他就为每个学生作一首诗相赠。后来学生们把高中语文全忘了,但诗都还记得。

聚会时热闹嘈杂,没有机会聊聊他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是否满意,这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不过,人的感受是很难让旁人完全体会的,经验是没法复制的。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二十年过去了,当年教我们的老师,如今有的当上了校长,有的当上了教导主任,而我的语文老师仍然在教语文。不过,高中学的东西都忘了,他教的诗,我都还记得。不光是我,参加聚会的十来个老同学都如数家珍。他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成长历程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他是成功的。

知道自己要什么,也要有机会得到啊。
知道自己要什么,却没有舞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生很痛苦的。

优秀的人?难啊,再优秀的人,也需要门路或自行夺取财路,千里马太多,伯乐太少,每个人都优秀,只是每个人专长于某一方面罢了.

优秀的人往往是孤独的……

把整件事情用另一个思路去想,便会得到另一个结论:你感觉到自己优秀,是因为你看错了方向;你感觉到其他人在整你,是因为你站错了位置。

同样是工作五年,我的经历估计比这位老师广阔多了,国企电信、私营民企、小团队民企、股份制大公司、创业团队,可以说各种各样的公司我都见到过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浑水摸鱼的。几百人的大公司里有,只有三五个成员的创业团队里也有。

教师这个行业我没有实际做过,只是代课讲课的话并不能感受到教育行业体制内的情况。对于教师行业我只能举个自己老家的例子:

老家只有一个重点高中,想要上大学的话这是唯一出路。我上高中那会,正好赶上学校教职工扩招,招聘了非常多的本科毕业生当老师,记得当时各种家长哭爹喊娘认为不公。

然而三年之后,这些班级中,站了优秀教师名额的都是当时的新老师,优秀班级,优秀考生,以及考得最好的非重点班也都是新老师带出来的。

然而接下来仍有转折,毕竟是山沟里,没什么出路,这些新老师之后大部分都,跳槽去了其他省……至于理由,任你想象。

再说我自己,我毕业后本来是进入了体制内的中国电信,A岗,干部身份,听起来多美好。然而内部细节我就不说了,我只说一次经历,工作下班后被C岗的同事强行拉去喝酒,他们几个人喝了几箱,互相拽着问:“你是靠什么关系进来的?”其他人都答得很利索,然而我答不上来。

后来的一些工作中的经历我就不说了,我只感觉到了恐慌,因为学不到真本事,或是会成为一个人养一个部门的耕牛。于是干了4个月我就跑了,结果到现在档案还被扣着要不回来。

我母亲现在还觉得我当时做的不对,然而如果我继续在那工作的话,一个月月薪2000多,住自己家不要吃住钱,我现在在北京扣掉生活费和房租,每月还能攒下3000左右……

站什么位置,看自己。我是那种即使饿死也不想受委屈的,而且我真的干得出来。

评论写了好多,感觉我都应该自己写一篇博文发出来,而且还有好多我没有表达。然而就这样吧。

是的,看的方向不同,结果就会不同。理想的状态是,团队里的大多数人看别人都是优秀的。
可是,我该如何才能站到那样的舞台呢?

曾经尝试过百度,结果是性别认同歧视……
后来,我曾对着 Google Careers 的页面发呆、流泪。却没有勇气再去尝试了。我第一次面 Google 是 recruiter 找到我的,很好的机会,但是因为处在低谷,再加上一些环境原因,没有把握好。同时也发现,自己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混。

不知道自己有能力走的路在何方。

我也有相同的感觉。虽然没有人与我针锋相对,可是我需要合作。然而很多人都在消极应付,事情一拖再拖,导致我的很多工作没法做。就少数我们运维组的人在关心、在着急。在不出问题的时候也没什么人在意。出了问题就我们运维组背锅。

那个真不是我的错,我用了CloudFlare家的CDN,它家对TOR很不友好,我没有办法……冤枉啊,我是很喜欢TOR的。

好像可以在后台开启对Tor用户的访问并不需要输入验证码

如果真是优秀的老师,网络时代,不会埋没他的。试试网上开课吧。单纯的脱离现实谈坚持理想是很不容易的。而网络,给予了我们一个新的窗口和视野。

Google 搜索 ”网络授课“,会有许多案例,例如这则

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机会。不管多么小众的爱好、知识点,都会有人来学的:

1、这位老师,完全可以将其重要的课程,做成一个网络课件,在网络上开讲;
2、甚至,就做一个简单的收费QQ群,都足够了。一个QQ大群1000人,我见过的许多 Q群都是年费1000元,1000 人 x 1000元,你们自己算算这一年收入是多少。
3、再不济,到 Steemit 上注册个帐号,定期发表个人的教育文章,也能赚到不菲的收入。

教育市场,以及网络教育市场,是一个足够大的金矿。 这位老师可能还只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的高质量教学经验,本身就是抱了一只金饭碗。

当自己的爱好、兴趣,与家庭的现实财务需求能够完美结合一起解决,周围那些俗人的眼光、议论,又何必挂在心上?

人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不断打怪升级的网络游戏一样。古语也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当你拥有足够的阅历、眼界、财力之后,你会发现,曾经那些俗子的嘲笑冷眼与误解,算得了什么?苍鹰不会与燕鸟争食,大象不会被蚂蚁挡路。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