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在国外

再见,比利时!你好,英国!

上周日,我离开了比利时。准确地说,是离开待了五年的欧洲大陆。

临行之前的几天,收拾家里的东西,扔掉了许多东西,有些都来不及送人,就这样看着这些平时陪伴我们尤其是儿子喜欢的玩具等东西被扔了。其它能用的东西,尽量当作二手货象征性地收点费处理掉,当年朋友送我的生活物品,我也同样赠送给别人。

再加上要离开熟悉的人和地方,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尤其当我清理自己办公室扔掉那些打印出来的资料,再看着这个陪伴我五年的办公室和那个被坐破的椅子,心中有着说不出来的感受,大概我当年本科毕业时离开时也经历过类似感受。

临走时,和实验室里的人大致打了个招呼,同时送了办公室T和A同事各一本英文版的《孟子》介绍,P同事中文版《四书五经》,中国同事X英文口袋版《新约》,不指望比利时同事能读中文,即使英文版也不一定会读,只是为了留个纪念。

当天晚上,张师弟和李师妹特意包饺子为我们送行,一来我们已经难以生火做饭,二来图个“上车饺子下车面”的寓意。和张师弟确实有缘分。两年前,他只身来比利时留学,住的就是我住的居住区OBSG,大概第一碗热米饭就是在我家吃的。

我没想到这么随便一碗饭,他时常提起,他后来在比利时的生活也异常顺利,拿到了根特大学给中国博士生的特别奖学金,把女友从国内弄到自己的导师手下念博士,同时也拿到特别奖学金,再后来他买了辆二手宝马,笑称“买宝马来练练手,将来回国时方便开捷达”。

时光如梭,世有巧合。而今我们要离开比利时,他和女友俩亲自包饺子送别我们。吃完晚饭,俩人开着他们的宝马车亲自送我们到根特市的Dampoort车站:我们要坐Eurolines大巴去英国。因为高铁价格贵,并且要去布鲁塞尔不方便,坐飞机的话同样要去机场,行李重量有限制,是以选择了在根特市有上车地点的大巴,每人才40欧元左右。当天晚上11:15上车,第二天5:45到达伦敦(英国比欧洲大陆晚一个时区)。

以前在捷克坐过Eurolines,感觉还不错。但没想到的是,这次到时间10分钟后,发现大巴车的影子都不见,周围也没有其它乘客,我很担心是不是能坐上车。情急之下,我站在车外寒风中赶紧打它们的紧急电话,接话员给我查了一会儿,说是没有异常情况,也就是说车应该会来,可能因为交通情况迟到。正和话务员说着,我发现大巴车开过来了,于是告诉话务员说车来了,她说:太好了,祝旅途愉快。

把行李从张兄的车里搬到了大巴车上。车上的司机下来,不说英语,可能是德语或者法语,大概是要我们出示车票信息。上了车,发现车上很多乘客。原来可能是大巴车将比利时所有大城市的乘客接上来去伦敦,而根特站几乎是最后一站,这才迟到15分钟——这么说来倒是不错的时间控制,也就解释了我刚开始以为整个大巴只有我们三个乘客。

大巴一路开向法国。我很奇怪,为什么上车时什么信息都没有检查?不怕非法入境英国?车开到法国加莱(Calais)时停下来,司机又叽里呱拉说,我问了同座的乘客,她说是都要下去检查护照——这女士车上睡觉有呼声……原来在加莱要进行英国入境检查。先简单检查一下,然后填表单,再进行第二道检查,边境官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

我很烦这些环节,之前申请英国签证的痛苦我择日再表,现在入境时又是如此周折,好在边境官拿到我护照时第一句话就说:We like you. 倒让我对英国公务员们好感倍增。我们是车上最后检查完的三个人,大巴司机在检查大厅出口处一直示意我们快些。上车后他数了一下人数后,车继续前行。

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存在一个著名的英吉利海峡,大巴车如何度过海峡?我一直很好奇这个问题。网上有人说大巴车是通过海底隧道,但是,车在隧道里并不开,而是停在巨大的类似火车车厢里,让车厢开动驶向对岸。我猜原因可能是为了安全,在几十公里的海底隧道里,通过车厢运输这些机动车辆,比车辆自身开动要安全得多。

不过,我们此次大巴是坐船过海!车开到一艘巨大的轮船上,乘客们可以下车到船上顶层的餐厅去休息,当然也可以吃东西、看电视(儿童动画片)。船很大,有巨形邮轮的感觉,餐厅吧台里一式的英国服务生,就跟电影里看到的类似,开口第一句就是标准的:How can I help you? 商品的价格以英镑为单位,但可以接收欧元支付。

大船坐起来不是那么颠簸,但一旦有颠簸,就会像坐飞机遇到了气流或者起飞降落时的失重超重感。身体素质不是太好的人,还是可能会晕船。孩子妈到厕所里吐了,周围一个小孩也吐了,我还好,略晕。有意思的是,在船要靠岸10分钟前,广播说,根据海关税法要求,马上停止销售香烟和酒类商品。一个半小时后,船就开到了英国。再开了不到两小时,就到了伦敦Victoria汽车站。一路上,我终于能看懂广告牌上的内容了,不再是荷兰语、法语、德语,现在是英语。

从汽车站出来,我用我的欧元银行卡直接从ATM机上取了450英镑现金。然后直接打了个著名的英国老爷车出租车(所谓的Black Taxi,不是黑出租的意思),花了约20镑从汽车站到了St Pancras火车站。清早的交通很顺畅。第一次真正看到右方向盘和马路上的右行驶,脑子一时不习惯。

到了火车站后,到柜台机上取了网上订购的火车票。在没有暖气的二楼车站等待火车到来。火车终于到来,到了火车上却找不到我们的座位,突然发现车厢号有临时变动,弄得我又把三大件行李搬到正确的车厢,累得半死。英国的火车实在不怎么的,空间小,过道也小,座位下放不下行李,两端放行李的空间也奇小,真不如比利时的火车。

火车一路往北,两个小时后开到了目的地:谢菲尔德市。再打了个老爷车出租车,5镑就到了之前网上订的旅馆。就这样开始了我们的英国生活:你好,英国。

一周后,我写下上面的这点琐碎,当作这次辛苦搬迁之旅的记录。

2014年12月21日9:19 @Sheffield, UK

PS 此次搬迁全程得到了西半球最折腾的中文博客主赖博士的信息指导,对,他就在谢菲尔德

justyy-tumutanzi
图为赖博士全家请我们全家在谢菲尔德西街巴西烤肉吃饭

“再见,比利时!你好,英国!”上的46条回复

是的,和赖博士见面,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这就是个人博客的魅力——交流成本大大降低。一会儿去他家玩去……

我用,一般也就是想起的时候发一条而已,算RSS手动同步吧。
我还经常看到你在微信上面的更新呢~

Update: 晕死,我以为是原JUSTYY.COM博主……我还没有更新过来……

联系方式都在这: https://tumutanzi.com/contact

在 世界之小与巧 | 土木坛子 https://tumutanzi.com/archives/12892 一文中,我就提到了赖博士,然后一直就保持着联系。说来也奇怪,我和他现在居然算在同一所大学工作了……我和他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了,我说,这博客的世界真神奇。

他在我们到达谢菲尔德的第二天晚上,就请我们去了据称是最高级的烤肉店去吃了一顿,昨天周日,又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吃了一顿火锅,很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