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人文

“待”非“呆”

更新2018年1月24日:呆其实有“待”的意思,指停留。比如新华社的用法:“驾照新规下月实施,洋驾照换国内驾照须在国外呆满3个月”。

发现一个自己经常犯的语言错误,我曾在电脑上经常把“待”字打成“呆”。比如,“待在这里一会儿”打成“呆在这里一会儿”,而我本意是想“待”的。我用五笔输入法,不容易出现拼音输入法那样的同音字错误,这说明我头脑中也误以为“呆”为“待”。

我又发现,现在的主流门户网站和媒体也常出现这样的错误,把本应该写“待”的地方写成了“呆”,比如腾讯网上某篇报道里:

但更重要的是,从第一桶金就不干净,呆下来还是夜长梦多。

如今中国厉行反腐,这些贪官就更是呆不住了。

我上次看湖南卫视某节目时,屏幕上出现的字幕中也见过把“待”写成”呆“字的(只可惜我当时忘了截屏)。至于普通网友们出现这样的错误就更多了,这推波助澜的还要加上拼音输入法。

并不是我一个人意识到这种错误,网友们讨论过“汉字公害:“待在XX”被广泛误作“呆在XX””,甚至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的马显彬老师还专门撰文探讨过:“呆”与“待”混用探源

看来这个错误的确很广泛,简直要混淆视听。不过还是建议规范语言,不要误打“待”成“呆”,否则就真“呆”了。

忘了今天是中秋。诗一首,珍惜当下。

今古月

今月岂非古人月?
古月何妨照今人?
人生有限当赏月,
作别今月方无泪。

““待”非“呆””上的22条回复

现在的输入法,智能到可以记录输入习惯,却缺少了纠错强度,且还有同步功能,是让人一错再错的节奏。从源头上说首先自己要养成正确的书写用词,特别是拼音输入法上!
还有就是跟近年来广告等用词也有关(例如:里念,还在读书的童鞋到这里请忽略这两个字,此里念非彼理念),见得多了,必然会慢慢的潜默化到心里,用时也很难觉意了,另一方面说这乃是汉字的奥妙,变化万千,无所能及。

坛子兄中秋快乐。就我个人而言,我知道是”待”不是”呆”,不过感觉在口语和网络聊天时说”呆”一会儿挺好玩的,还挺萌的。正式场合当然还是用对字好。不过可惜,输入已经牢牢记住了呆了。

这里不过是应“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而演绎了一下而已,用的是逻辑思维方式——我不懂文学,更不会呤诗作对。
思乡不甚心切,最近很忙,中秋连电话都忘了打回家了……——虽然我还是能抽空关注过好莱坞艳照门事件……好吧,此话题打住。

我以前经常遇到这事,偶尔用错过,后来仔细想想应该是用”待“无误的,就强迫自己每次输入法都选”待一会儿“,多敲几次就好,排到第一个去以后就方便了。

我之前也有这個毛病,女朋友给我纠正很多次了,每次发 whatsapp 消息的时候她都会给我纠正。现在已经纠正过来了。我也是五笔输入法用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