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小孩,你应该讲一下下面这个故事给孩子听,并且让孩子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我就是这么干的。
如果你面对一个重大的抉择犹豫不决,你可能也应该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并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我就是这么干的。
这个故事叫《小马过河》,是一个叫彭文席的中国人编的儿童故事。虽是儿时语文课本上学过的一个小故事,30岁的我依然会回忆起它,并读一读它。
《小马过河》
作者:彭文席
有一天,住在马棚里的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面对哗哗流着的河水,小马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现在他离家很远了。这时,他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就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突然一只松鼠从树上跳下来,边跑边喊:“小马!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松鼠接着认真地说:“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听了连忙收住了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时,小马又跑回家去,难为情地对妈妈说:“有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过不去了。”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这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要下河,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一面回答,一面下了河,小心地趟着。原来河水既不像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小马背着麦子,很快活地趟着水,顺利地过了河,到磨坊去了。
牛伯伯和小松鼠的经验和建议错了吗?没有,他们都没有撒谎。它们对小马有用吗?有用。然而小马为什么还回去问妈妈?因为它没有思考!小马应该以两者的建议和经验为参考,完全可以得出结论:河水的深浅对自己是否合适?
人的一生也需要做出很多抉择,是应该上研究生吗?该念博士吗?该出国吗?出国了应该回国吗?去做科研还是进企业?去南方还是去北方?应不应该买房?多打听别人的意见和经验当然有必要,也是完全有意义的事情。然而,完全被别人的意见和经验所左右,那就跟小马一样。
别人给出的意见只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对当事人合适,但对自己未必合适。别人对其自己的事情都未必已经清楚,对你的背景和事情就更不清楚。因此,你需要像小马一样,自己思考。成功可以复制吗?我认为不可以,不但复制不可以,剪切和粘贴都不可以,每个个体都有差异。
几年前,我用手头留下的欧元买了一些比特币——当时的价格已经高达500美元左右一枚,但我计算它的价格应该达到至少1700美元一枚——讽刺的是接下来跌到200美元,有些人认为我是疯子,认为比特币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骗人的东西……如今,比特币已经超过10000元一枚(1500美元)。相反,要是我当年拿着这些欧元什么也不动,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从9元时代早就跌到了7元时代。
显然,我绝对不是鼓励大家去干投机的事情。事实上,那些道听途说的好机会,其实已经不止你一个人知道。只有你基于已有的信息,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才更有价值,那才可能是真的机会。
我需要提醒的是,我上面所说的东西也可能是正经的胡说八道,所以你也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分析能力——这才是我真正想说的。
说明:本文发布于2014年6月10日,于2017年5月4日更新
“重读《小马过河》”上的42条回复
是不是应该演绎一下这个结局。比如:
小马背着麦子,很快活地趟着水,不一会儿,就顺利地沉到河里去了。
你们是唯恐天下不乱。
我一直以为这个故事源自国外,后来才知道原创者是一位中国的教师。
穿越时空的儿童故事了,作者上世纪20年代的人物,我打算讲给我儿子听听。
忘记是几年级的了,我擦,现在一看,原来我们那么小就已经在学相对论了。哈哈
你要是当年知道,是不是第二爱因斯坦出来了?至少中国的诺贝尔科学方面的奖也出来了?
文不对题啊,既然是重读一般的套路应该多谈一点的感受嘛。
这个就交给读者自己吧。我也说不出什么东西来,说了也是鸡汤。
没谈感受啊?
感慨颇多,但懒的写,确实会变成一碗鸡汤。
《老子·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小马背着麦子,很快活地趟着水,忽然阴风怒号,从水里冒出一座江心岛,一阵大水把小马冲到了岛上。小马大惊,大喊一声:何方妖孽!吃我一记黑驴蹄子!哦不对,黑马蹄子!
鬼吹灯?
最近都收不到你的评论邮件,是取消通知了吗
取消了……不扰民了。
小马对牛伯伯说,您能把我驼过河吗?牛伯伯说,好的。于是牛伯伯把小马驼过了河,就自己回来了。
你最近是不是想做什么?
哥你是不是懂读心术?
哈哈、纯属蒙的 ^o^.
眼光够狠的。
大哥你那网站光是名言,你也搞个互动留言平台呀,我找了一圈没找到!!
这个我也想过,建议挺好的。不过我想做的是一个资料检索的网站,尽量保持页面简洁,以实用为主,和讲求互动的博客。我的微博也叫“他们说-名言”。
博主好友闲情雅致!!哈哈
评论的都是些奇葩嘛 哈哈
小时的课本确实很多经典文章,值得回忆品味
蛋疼啊 重看
你可以不跟我们谈感受
但是给孩子读的时候,要教会他,学会自己思考
据说现在有另一个结局: 妈妈对小马说,别听这两个神经病瞎扯,我们从桥上过去。
你们都可能没有想到,我们吃粗粮——麦片得了,不去磨了,或者也是直接到超市去买面粉。
当年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根本看不到其中蕴含的道理,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真的有问题。记得网上流传着一篇中美教师眼中的灰姑娘,美国老师重在教小孩文中所蕴含的做人道理,而中国老师重点在教如何学习文中的生字、如何读,用了什么手法等等。
启发式比较好,让孩子们思考,然后老师开导指点即可。你现在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吧,这一点你总能做到吧?
这个只能慢慢来,毕竟对于育儿这方面的经验很少!
我记得那年因为生病请了几天假,回去上课的时候,《小马过河》已经教完了,而最惨的是这篇需要背诵全文!当时就觉得好痛苦,又长又不太明白在讲什么。
我是不是勾起了你痛苦的回忆?
两个半周岁女儿很喜欢这个故事。上次女儿不敢走博物馆铺的玻璃面板路,也是老婆用小马过河的故事鼓励她的,慢慢走过去的。
活学活用,不错。
虽说是一篇旧文,但我突然感兴趣的是当初几万欧元,那我来算算:几万欧元是多少了?肯定是大于或等于三,就算是三万欧元吧。几年三倍增涨,也就是9万欧元,换成人民币就是几十万,厉害厉害。
财迷。
人生追求当中不就有一个『财』嘛。
你的人生追求应该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只关心一点,几万欧元最后“小”赚了多少
又一个财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