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方都市报做了一期题为“比特币真相”的专题报道,信息量很大。我初步看了一下,个人觉得它是一期公正、真实的报道,至少是提供平台让正反两方去陈述各自的观点,在现在这种打压比特币气氛下,南方报业系还是有几根骨头的。
这期专题中,许多采访对象都是比特币第一线的玩家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不是媒体中虚构出来的“中国大妈”群体,其中不乏像胡翌霖这样的北京大学科技哲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现在有不少国内媒体都在唱衰比特币,采访前就先定调子:“领导说了,这就是一个骗局。”阴谋论也好,骗局论也好,唱衰是他们的言论自由,虽然他们也许是为了响应“上面”的旨意,但如果只是看了一点百度百科中关于比特币的介绍,或者由于眼红没有从比特币中获利而唱衰,作为把握话语权的媒体们,在讲真话越来越珍贵的中国,这是不应该的。
我惊奇地发现南方都市报在它们的专题网页上将我的观点也列了出来:谭智军:比特币离开互联网就一文不值?要知道我是一个无名无姓的穷学生,博客在中国大陆还是被墙的状态,现在被他们弄得倒成了一个“专家”人物似的。在我眼中,中国的“专家”已经不是一个褒义词。
暂且不说,南方都市报没有征求我的同意,便将我的博客文章公布在他们的网站上。我有点失望的是,细看之后发现他们将我两年前对比特币的理解作为一个反方的观点公布了出来,这不能代表我现在的观点。要是他们事先联系我,我也许能给出我对比特币更好的理解,比如,我接受人民日报和解放日报采访时,就谈得比过去要深刻一些。
我的确是两年前开始观察思考过比特币,那时候也觉得这个新生事物不错,但唯独没有看到它的价值来源——绝不是说你挖矿用了多少电费就决定比特币的价格,用一个著名的比喻来说,你叫一千个人去挖一个坑,一点价值和价格都没有。由于没有发现比特币的使用价值,我无法认可它,当然也就没有购买任何比特币。
后来,我发现比特币这个东西,是一个非常好的投机品,于是写了一篇:炒货天然不是比特币,但比特币天然是炒货。等我真正试验性地买进一点比特币体验后,我才发现它作为货币的潜在属性,我终于发现它:通过传递价值而发挥它的使用价值,在这一点上,它比黄金更合适。于是,我才开始投资比特币。只不过,由于我并没有多少钱,买得不多罢了,同时也几乎没有炒币,自然没有从投机中赚到钱。正因为这样,更能表明我不是一个比特币既得利益者,但我坚定地认可比特币这个新生事物,认识到它具有革命性意义。
对于一个革命性的新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我也不例外,我两年前的观点没及现在全面深刻,但我依然保留着那篇博文,因为它代表我过去的认识,而且,你必须坦然面对你的过去,正如一个国家要承认它的历史中的对与错!
其实到现在,像美联储前任主席和现任主席对比特币的观点也截然不同。大到各个国家也不尽相同。我们知道,中国政府虽然现在没有用书面文件的形式禁止比特币交易所的发展,但却采取了一种事实上封杀(切断人民币充值入口),这其实正体现了比特币与生俱来的反银行特点,要动国家的银根,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太高兴。只是在我看来,中国政府现在对比特币的围剿可能有些过火,犹如早期GFW对互联网的态度。发展市场经济、鼓励创新,不是喊口号就够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比特币是真的要革命,我理解它是从一定程度上改革现有银行业,降低资本流动的成本,加速资本流动的速度,就像Skype等VOIP技术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国际电话通讯费用,又像依赖于互联网的电子邮件改善了传统书信邮递业务一样——虽然你有时候还需要邮递员帮你投递邮件。
昨天,我得知比利时的Mobile Vikings开始支持比特币充值话费。这是世界第一个这样做的移动运营商,我很高兴我也是Mobile Vikings的用户。同样是昨天,我去我的比利时银行办事,我问过银行里的工作人员,他说:客户可以自由买卖比特币,自担风险就是了。这虽然不是银行的官方态度,但至少说明他们的银行还没有反对的声音。相反,在承认比特币是合法计账单位的德国,还是有Sparkasse等银行实际中抵制比特币,尽量封杀与比特币有关的交易。
不难理解,对于一个要抢自己饭碗的事物,银行做出的反抗行为也是正常的,只是,邮递员终需面对电子邮件的流行。
比较比利时这种西欧小国和中国对比特币的态度,我有一种感慨:先进与落后,总是先体现在思想上。一百年前是这样,一百年后还是这样。
在我看来,比特币是个好东西,虽然它并不完美,它本身是一种技术,却又蕴含着一种思想。比特币的现在只是一个开始,它可能会取得成功,也可能会被人类抛弃。全世界那么多聪明的人们都在讨论它,这本身正说明了它的魅力与生命力。
依然要指出,我对比特币的理解还不能说是很深刻全面,站在未来的角度看,也许我今天说的这些东西是错的。但是,你不能说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就说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是没有意义的。
PS: 我不为任何人背书,我是我自己的五毛党。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再说比特币”上的32条回复
现在的有些媒体就是闹着玩,追求娱乐性,指望他们传播知识或见解我觉得靠不住。
海洋里的生物有的变成了两栖生物,甚至进一步进化为陆生生物。生活在海洋里无可厚非,但在登陆成功之前,应该认可离开水面的探索性,而不是急于做它好或不好的结论。
然也。时间会证明一切。
一开始就不是太看好。
@一堵墙: 你不孤单,还有许多人和你有一样的观点。
比特币在中国这么火,是因为不少人拿来洗钱
国内媒体的报道 呵呵就好了
银行的手续费就是暴利 比特币触动了银行的利益
但还是有许多人相信这些媒体的,唯上,唯大人。
比特币还在成长,还在经历危机考验,
当人民用比特币与法币的连接时,黑客攻击,平台,政府打压,还有人心,都构成风险因素,
我感谢老谭带我认识比特币。虽然我现在认识的还不好。
写下这段文字,算是这一个月接触比特币的感触:
我以为我会暴富,
但是我没有。
当我深爱着的币币,
跌得像孩子一样无助,
这何尝不是一种领悟?
让我把自己看清楚,
炒币是奢侈的幸福,
可惜我从来不在乎。
一段炒币何时结束,
一段跌幅何时止住,
我们的币啊,
还在颠伏,
我们的钱啊,
还在受苦!
要想炒币的话,输了赢了都是你的。但,比特币显然不只是一个炒货。
比特币目前发展的前景可以说不确定因素不少,
他的名字叫币,
却没有让政府成为其主导,
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政府的忌惮,
追求自由,
本身价值体现无法摆脱兑换,
加密货币,
却频繁遭遇黑客,
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实验,
带血的试验,
就接盘者来说,
价值不断的动荡,
腰斩还是爆发,
对玩家而言,
唱空还是利好,
现在都为迟尚早,
我们只能祝愿,
比特币的未来希望美好。
你好,诗人。
客户可以自由买卖比特币,自担风险就是了。思想在进步,网络这么发达,总是不能堵住。天朝的小部分人最喜欢代表大众的思想,最厉害是还不是大众的真实意思
现在国内大多数媒体在报道比特币相关的新闻时都是先对读者恐吓一通,让读者相信比特币是洪水猛兽。话说在中国「专家」「教授」已经开始成为贬义词了。
如果把比特币当做投资(投机)品的话,那么在某关部门未干涉之前,应该是市场经济与混沌的混合体,既符合市场供需的表象,又没有完备的监管制度。
被干涉之后,就已经变成非市场经济和混沌的混合体了……值不值钱看新闻,稳不稳定一团混。
有中国人参与的游戏,就复杂了。还好,比特币是世界的,没有中国大陆,可能会更好玩。
资本运营的老师告诉我们,尽管投资界有个“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原则,但国内很多炒股的,潜意识里却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出了事之后总赖谁谁谁指导、推荐的不好,所以老师从来不给人推荐股票。
同样的道理引申过来,政府管这个事,咱们理解就是官方惧怕、忌惮的表现。可若不限制嘛,真出事的时候中国大妈们又叫骂,当初政府怎么不给指导意见,为何当初不采取行动限制规范它。
所以,不是什么政策放之天下皆准的,要看对应国家人民的文化与心理习惯。像咱们这种土豪那么多,又喜欢赖别人的国家,政府就应该管细一点,不然到时候撇不清责任的。出事被人骂得更加惨。
感谢人民好政府。
我说实话也暂时不看好比特币,但是我不会跟国内记者那样去随便乱喷。我关心的是比特币本身的定价问题。这在最近美林证券的研究报告里也提到了。至于央行拒绝第三方支付,我的理解其实还是跟外汇管理有关。毕竟比特币给央行的反洗钱局实在是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最近没有时间,要不真的想好好来从金融和货币银行学的角度来探讨下比特币,我觉得会很有意思。到时候如果有时间弄出来,再请坛子兄指点。
期待你这种专业人士上场分析。
喜欢比特币的创意和想法,这个世界现存的诸多东西,需要有比特币这样的东西来挑战一下。
要不怎么叫革命呢?
这篇文章等了很久,我知道,比特币在中国大跌之后,坛兄肯定会说话的。上个月买的莱特币已经深深被套,国内的情况坛兄也清楚,禁止买卖。
现在这是弄的投机客人心惶惶。不过我还是相信比特币的价值。
投机客一般是不信的,他们只信人民币、美元。
路过~
我这里没有酱油可打哦。
我的VPS上一好友净赚20W迅速出局,然后说后期VPS费用他一个人出了。。。
拿它来投机赚点小钱,这只是比特币的冰山一角。我甚至可以这么说,你的朋友也许将来会后悔的——当他看到他如果不出手能赚到更多的话。
将来时多久?:)
还好持有不多~~~早知道最高的时候就抛了~
央视 一再打压比特币 意欲何为?
国家大事,我们小民如何得知?
这个“小民” 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