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在国外

这等“秘诀”值得传授吗?

还是上次去大使馆教育处开会的事情。许多人谈到在比利时生活的注意事项,类似的问题我其实在博客上早就谈到过,比如在欧洲如何注意旅游出行安全在公交车上丢东西后如何找回是否需要购买住院保险,甚至在比利时生孩子的过程……

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鲁汶学联的负责人提到,每年新来的留学生,都会从师兄师姐那里得到一些在国外日常生活中的“真传秘诀”。有些是从网上查不到的实用生活经验,非常有用,而有些“秘诀”,却败坏了整个群体的形象。

比如,新来的中国留学生会得到前辈们的“言传身教”:比利时的公交车上查票的概率非常低,所以偶尔不买票上车,或者借用别人的月票、年票都不会有问题(票面上有姓名)。事实上,在比利时逃票被查到的机率确实非常小,一是因为人力成本原因导致查票的行动不会太频繁,二是因为西方世界讲究诚信,首先给予一份信任。坐车买票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但是,一旦被查着,一张亚洲人面孔足以导致群体形象受到影响,人家记不住张三李四,只知道这张面孔是像中国人。从此火车上、公车上对亚洲人面孔执行分外严格的查票行动。查票人员查票本身合理合法,但对于查外国人不查本国人的区别做法,就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歧视。查票对于不逃票的人实际上也无所谓,但失去这份信任不是一件光彩事。

任何国家都有不讲诚信的人,可是代表这个国家受教育程度不低的一个群体都不讲诚信,这样的国家有理由不让人信任。像诚信这种问题,几乎是所有主流文明社会的通行证,更是道德上的底线。给予信任不珍惜,就不配再被信任,只好后果自负,就像APS认证一样。天作孽,尚可原谅;自作孽,不可活。

有许多中国留学生到了国外后,都会由于不注意生活上的细节而导致整个国人形象不佳。出租房里做饭油烟太大,不讲究卫生,在租期结束时,房东轻则扣钱,重则今后一知道是中国人租房,就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出租。还有,在自行车道上逆行甚至骑上人行道;在有人的办公场所直接打私人电话;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在办公室吃饭……

这些小细节问题,在我们国家可能是个小问题,但强调个性自由和个人隐私的西方文化却认为是大问题。也许是我们从小没有这方面的教养问题,也许是我们没有注意的原因。可是一个个体的问题,往往会导致了整个群体的形象问题。

往大了说没有必要,也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身为师兄师姐,不要传授这等“秘诀”,就是一件功德之事了。

“这等“秘诀”值得传授吗?”上的19条回复

出租房里做饭油烟太大,
不讲究卫生,
在自行道上逆行甚至骑上人行道,
在有人的办公场所直接打私人电话,
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
在办公室吃饭……

国内是司空见惯的啊?难为留学生孩子了,习惯改起来不容易的。

在俄罗斯的时候,一周内中国留学生遭邻居两次报警,一次是“扰民”,一次是“酗酒”,为此校方隆重召开各国留学生大会,专门制定新校规。哎!!难忘啊

在有人的办公场所直接打私人电话,
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
这两点确实要提个醒。大家都有点习以为常。

不同意一些观点。查票这件事,从数学角度来说本来就是概率博弈,Zurich的公共交通也是查票的监督行式,我刚来工作的时候,就有同事(不是瑞士人,也不是中国人)提醒我算概率,当然是开玩笑的形式。钻空子的人哪都有,不必计较丢不丢面子。

还有油烟,中国菜本来就重油,经常烧菜的话,油烟是不可必免的。西式的厨具可能不太适合中餐,比如抽油烟机和洗碗机,这并不代表中国人素质差。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房子的装修并不适合于中国人居住。这就好比,你把一辆手动档的车借给了只会开自动档的中国人,然后他把车开坏了,然后你却得出了中国人不适合开车的结论。显然是不合适的。

回复 土木坛子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