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人文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读后感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如何解放你的大脑、发现你想要的、做对你想做的》 是Google前员工写的一本书,我读的是Kindle中文翻译版。作者介绍了网络时代的一些工作技巧和个人看法,提到了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解决方法。此书给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有以下几点,记下来权当读后感。

一般的信息直接保存在电脑上,在需要的时候用计算机检索即可,把需要记忆的精力用来解决真正需要创造力的问题。记忆知识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分享知识。

作者尤其提倡用邮箱Gmail来保存一切个人资料,因为Gmail基于云的概念,搜索功能也和Google一样强大。

作为Google这样的顶级公司的员工,作者提到面试时的一个小内幕,他说面试时,招聘方的要求有些是过分、不必要的要求,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过多的应聘者,所以,作为应聘者不要被这些限制所阻拦,要敢于突破,说不定机会就来了。

在表达技巧方面,作者说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自己的信息,容易让自己记住,也容易让对方记住。正如我也赞同的观点:人们喜欢听故事

人们过去讲生活和工作要分开,作者的看法是现在的时代分不开,不如合二为一。生活和工作分开的方式属于过去的时代,甚至朝九晚五的方式都是属于过去那种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而人们现在依然在采用,也因此,作者认为现代人们在通勤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关于工作与生活分开这一点,虽然作者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我个人觉得工作和生活完全混为一谈,不一定能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专注,这是人脑不同于机器的地方,所以工作和学习分开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减少类似朝九晚五式工作中的交通通勤时间。

整体而言,阅读此书的收获并不是太大,合上书后剩下的只有以上几点小启发。其实许多道理大同小异,技巧方法就更加有限,这是一个“技巧有余、耐心不足”的时代。重要的是落实在执行层面上。

附全书的核心内容:

  1. 为了实现大脑压力最小化,要把生活组织得有条不紊。
  2. 让信息尽可能快地离开大脑。
  3. 多重任务通常会让你降低效率。
  4. 利用故事去记忆。
  5. 仅仅因为一直都是按照特定方式做某事,并不意味着永远就该这样做。
  6. 知识不是力量,共享知识才是力量。
  7. 进行组织安排时,要绕开的是实际制约而不是假性制约。
  8. 对自己要坦诚,但是千万不要自我评判。
  9. 要懂得什么时候忽略制约。
  10. 在发动汽车之前,一定要确切地搞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还要知道选择什么途径去。
  11. 在实现目标的方式上要灵活变通。
  12. 不要给信息归档,用的时候去搜索就行了。
  13. 大脑中只保存真正需要记忆的内容。
  14. 大块内容要化整为零。
  15. 每周拿出些时间回顾关键信息。
  16. 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组织方法。
  17. 在数字信息中加上相应的关键词,以便日后容易找到。
  18. 尽量使用已经上手的工具。
  19. 及时加注解,有助于以后了解背景信息。
  20. 把类似的任务放在一起。
  21. 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而不是力图在二者之间求平衡。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读后感”上的16条回复

需要用到的知识自然能消化,暂时消化不了的知识说明还用不到。

与其说是Google时代,倒不如说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知识->保存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分享知识,这五个环节应该是统一于一个整体的,Google很好地完成了「获取知识」这一环节。在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这两个环节中,知识的可搜索在如今几乎是必备的基本功能。

用Gmail来保存一切资料,在美国那种网络十分便利的条件下或许还比较靠谱,大陆这边不科学上网的话还是不太现实。

从坛子整理的核心内容来看,似乎和GTD的理念很接近

抱歉。查明原因了,是设置的问题。你再刷新(如果你的RSS端支持重新抓取的话)一下,RSS应该会有和博客本身一样的文字排版了。

Google的搜索很准确啊,我通常就是将看过的信息发到Gmail里存档,想起来的时候一搜索就找到了,方便!
呵呵,是不是有一种秩序强迫症的感觉呢?生活和工作融为一体,这个还是算了,除非你是老板。

时间管理,高效工作类的成功学书籍都只是名字好听,读起来则是枯燥无味,看完犹如喝了白开水,连个滋味都咂磨不出

回复 土木坛子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