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人文

八卦日本

当年在哈尔滨的时候,我和一位去日本待过三个月的研究生聊过,了解了一些日本的信息。后来我所在的比利时实验室来了一位日本金沢工業大学的博士后,通过聊天也了解了一点日本的信息。和我同导师的两位同门,上个月去了趟日本参加学术会议,主题是关于可持续性混凝土研究,这一次我想听听他们的日本体验。

吴师弟说,他到达上海后感觉空气不太好,有些闷的感觉。我惊讶,没有重工业又靠海的上海空气都不好,那中国其他地方的空气岂不更差?他接着说,相比欧洲,日本的空气也要差些。日本人抱怨中国的污染空气飘过去了,并且他们付出行动在中国植树造林,通过治理中国环境来保护好日本的环境,大有建立新的“大东亚共荣圈”的感觉。

两人都表示,日本人素质不错,所有上电梯的地方都是在排队。大街上的男人们西装得体,一派死板严谨的样子。他俩不穿西服的样子,一下子就被认出来是中国人。开会的时候,日本人对演讲的时间控制很严格。回来的路上,他们两讨论:一个国家要强大靠什么?丰富的资源还是人的素质?

关于日本的女人,高兄抱怨,日本女人长得太难看了,与之前知道的日本女人很漂亮的形象完全不符,简直是上帝造人的时候故意把她们捏坏了。

东京没有什么景点,现代化的建筑和中国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去了趟神社,神社里供奉着为日本国战争而亡的人物,本身并不神秘,由于供奉了二战战犯,所以事情有些敏感化。在日本人看来,它就如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说是英雄,国民党人未必会这么说。

我对日本很有兴趣,一直想了解却又没有真正了解,网上的信息真真假假不太可信,因此亲自八卦一下到访过日本的人。

“八卦日本”上的27条回复

任何国家都有好人和坏人,就看你遇上谁; 怀着一颗宽容的心,不要用有色眼镜看人(我也一直在修炼:))

日本侵略我们的时候,凶残如兽,
日本受美国牵制,如狗,
日本的女优不少,逼近军队的数量
日本女人很温柔,给你做按摩的时候会说,失礼了
日本父子关系成人以后,基本如“外人”,一个细节是父亲到儿子家门口,如得不到儿子允许,是不能进门的,这和谭主“权威式”的对待儿子的情形有很大区别,
日本的音乐有种孤岛哀鸣的感觉,如同这个民族的未来
日本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时候,每个人都很有秩序的拯救家园,
日本的科教发达,政治体制也能允许平民首相出现

在日本待过一周。整体来讲,感觉日本人的素质非常高,公共场所遵守秩序,待人有礼,图书馆收藏丰富、开放程度也高,环境也不错。治学方面,甚为严谨。

日本的空气由中国飘过去的,客观地说,这个是很有可能的。搞笑的是中国制的一次性木筷出口日本,现在日本在中国植树造林。

至于日本女人难看?我表示有点震惊,日本的护肤美容业在全球都有名的。

最后我有三四个朋友去过日本玩都说很好玩,是个很精致的国家!

袁腾飞说过,神社可以参观但是不可以参拜。
去看看没什么意思,但是要是参拜的话那就问题大了。

我记得我在日本的时候给你致电过吧?
日本的素质整体还是很不错,一个细节,我吃饭旁边的几个老头老太一起聚餐,吃完饭了,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钱掏出来,AA。绝不要人买单。

日本要求严格,但是其实内心虚伪。跟中国人的心理弱点是有着很多共性的。相比较国人,他们的内心更为保守。这就是为什么日本的自杀率比较高的原因之一。同时,日本人讲究平均主义。团队里不会区分打酱油和主要贡献者。这也是他们特点之一。我家乡有很多日企,我同学学日语专业,在日企工作的也非常多。以上是听他们说的。

在日本工作一年多了,说一下个人感受吧

首先,需要了解一个事情,关于语言和文化的事情
曾经在果壳上看到一个问题,探讨英语的语言特征。那个回答总结很好,「这说明了英文描述性强,归纳性弱的特点。」而中文是相反的,「另一典型例证为英文命名疾病名称习惯用发现者名字,而怠于用语言归纳。」。

那,日语呢?引用一句话,叫「我看到了情感,但没有看到理性」。
也就是说,从文化角度上,他们是偏感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日本的产品做的很精致,用上去很舒服。
同时也就意味着,他们不擅长过于「理性」的东西,会拘泥于自己的那一套做法或者风格等

举个例子:
比如,要做一个吃饭的碗
日本人的做法可能是「师傅 + 徒弟」,师傅做了几十年的碗,徒弟跟着师傅学做碗,排斥机器制造,讲究纯手工制造,讲究手上功夫精益求精。碗好,卖得也贵,学得也慢,可能需要徒弟学习十多年,才能符合师傅的要求。
欧美人的做法可能是「设计 + 机器」,他们有专属的专业设计师,但是制造可能用的是机器,以及低成本劳动力。这个碗也好,卖得也不便宜,设计可能不太好学,但是有机器的话,别人也可以造。
中国人的做法么。。。就不多说了

总的来说,日本有好的地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也有许多不应该学的东西。
这些「不应该学的东西」就是他们的「劣根性」,有文化背景,或者可以说是很难改变的。(其实,我们自己可能也有类似问题)
这一点,完全可以从「日本本土手机被iphone/android智能机冲击」的这个事实上看出来。

毛主席曾经讲过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想不仅对日本,对其他国家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客观的、批判性的去学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