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哈尔滨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位老师提到一件事:没有校友愿意从香港来东北建立金融中心,因为东北这种地方的信息要比香港那边大概晚15分钟,一刻钟对金融服务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联想股票交易里的高频交易都以毫秒计算,15分钟的作用显然没有夸大。可见信息时效性在现今社会里是多么重要。
不过写博客这种事情与时效性关系不大。我没有看到比张志强兄更好的优秀博客标准:
- 有更新;
- 原创;
- 一年以前的文章还有价值。
简洁,深刻。“一年以前的文章还有价值”说明博客内容不必有时效性,因为那是门户新闻网站该干的事情。再说,经典的东西需要时效性吗?
我曾经也关注最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新闻。早先看新浪新闻、南方周末,后来网上的联合早报。在墙外的时候更方便,四大反华网站、博讯网、明镜网,The New York Times, 用RSS订阅,微博,Twitter订阅,Kindle阅读……总之内容足够丰富,工具极为方便。并且自认为“好新闻不是新闻”。
看得多了,知道的各种八卦信息也多,就有两种效果:
- 总感觉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完蛋了似的;
- 在和别人扯淡的时候,在别人要告诉我一新闻时说“我早就知道了”,或者让别人说“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信息?”
曾经试图跟上时代的节奏,适应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却发现自己淹死在信息的海洋中,失去了判断力,失去了思考力,也很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些应该思考的事情。
再后来,我很少甚至不再看新闻,或者说远离互联网上的新闻。幸运的是,到现在也没有感觉有什么不一样。脑子中世界反而更清静一些。事实上,不知道这些新闻能有什么不一样呢?知道后不也一样迅速遗忘吗?我们需要时时阅读新闻吗?
在瑞士剧作家马克斯-弗利施的戏剧《毕德曼与纵火犯》中,纵火犯明目张胆住进知识分子毕德曼的家中,在阁楼上摆满了汽油桶。毕德曼对迫在眉睫的危险浑然不觉,戏中的歌队讽刺道:
这个人靠读报预卜吉凶,每天在早饭桌上对遥远的事务大发雷霆,天天用别人的意见和暗示,来代替自己开动脑筋。每天在了解昨天的事态,对自己家里刚刚发生的事情,却十分迟钝,冥顽不灵。
这是戏剧。《论语》中两千多前的曾子说: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无论是三次反省还是反省三件事,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庄子说得比较绝: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同样是两千多年前,西人在《传道书》中开宗明义: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Meaningless! Meaningless!” says the Teacher. “Utterly meaningless! 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What has been will be again, what has been done will be done again;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死人的作品,几千年前的哲理,简明、深刻。它们有时效性吗?
我上面说的都是一些废话,是写给自己的。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上的61条回复
1,“一年以前的文章还有价值”仿佛在哪里看到过,现在终于知道了出处,对于这一点也深表同意,日前,就着“隐私”这件事情,同时参考这一项,我删除了近百篇旧文;
2. 其实我一直想说,中国并没有那么坏,哪里都有黑白。同样是光与影的组合,悲观的人叹:光的背后一定有阴影啊。乐观的人雀跃:我看见一块阴影了,可见绕过去一定有光,我们找到出路了。从我所见所闻来看,好事还是比较多。我生&活在这里,而且还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3. 墙外那些站点我也常去看,开始挺好看,后也觉无趣,当然是可以看到一些国内看不到的东西,也有些太主观了啊。
不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关键是我不怎么看了。你说较长的一段时间,想过了这段时间后走出国门了?
最近看哈佛幸福公开课,TEL说了一个事实,新闻被负面因素占据,为了追求眼球,新闻工作者对好的一面关注的少,往往揪住一个阴暗面铺天盖地报道。
其实我们应该关注更积极的一面。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也可能是人性使然?
1.坛子以前的文章说过这句话,应该也介绍过。
2.其实好坏这个事在哪都有,就如你所说的光和影。但我想要的是去看全面的光影,自己判断,而不像现在这种情况。影子被过滤掉,光芒万丈。
3.同2,开始好看是新鲜,但重要的是看全了光和影,就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判断。不被影子的黑暗笼罩,也不被强光刺伤眼睛。
1 我都记不得我说过了~
2 国外的新闻也是一样,坏事多于好事。
2 你说得对,自己判断力非常重要。
不知道自己博客是否要删文,还是另起一个做自己的日记本似的呢?既想经典也有一些,又想要有空写写日常生活。。。如果把所有博文加一些网上资料,能挖好多隐私的说。
隐私这个东西,只能适当地保护,想要完全保护几乎是不可能的,看看那人肉搜索多厉害。
反正我是删了89篇之多,我认为至少做好自已该做的保护该保护的先。
我一般是发了就不会删,最多是改动内容。
我觉得庄子说的很好,有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尽的知识,不是疯了吗?
凡事有个度。
我也在逃避新闻,有线电视取消了,报纸取消了,手机上也就阅读自已收集那些个人博客(贵博客也订阅了),因为现在的新闻太负面了,不是死人就是天灾,要不就是社会的不公,心里承受不理。
两耳不闻窗外事,忙自已所忙,为家人所努力。
大部分的信息是垃圾,不关注也罢,凡事有个度就好了。
的确没必要每天生怕漏过新闻,同时隔一段时间快速地浏览一道最为重要的,反复出现的内容即可。毕竟一天只24小时。记得以前读过一本有关比尔盖茨的书,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闭门高效阅读一段时间更新知识,个人认为这个方法不错。
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必要关注太多的新闻,大致了解一点即可。
可以不看微博,不看新闻,只要开着QQ,大事都会弹窗。虽然QQ的很多新闻都很没节操,不过好在不是重要的QQ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弹,那样还是要被人骂的。另外,坛子这两天主题换的很勤啊。。。
在折腾主题时候被你发现了。其实原来的主题也一直在小改进中。这次的变动有些大。
我用Linux系统,没有qq程序,所以弹窗一事就没有了。
MAC QQ就很干净,从来不乱弹窗。。。
高富帅电脑嘛。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一切都在轮回
时代的进步还是有的,不过不需要我这等小人物关心就是了。还有你的每周美女秀还是不一样的,不过那也太假了,PS的嫌疑太大了。
那都为了更新而更新。。
你怎么知道?可能是投其所好吧,网友们喜欢看美女,这样能吸引读者过来。
其实我挺佩服他的毅力,毕竟每周都秀一秀可不是那么容易。又没人发工资给他。
那是,再简单的一个事情,如果长期做下去,总需要一种东西:毅力。
新闻比较少看,一般只是初略浏览下标题而已,有空余时间的话,还不如睡睡觉呢。有节操的新闻少之又少,不知道的话也不会落后时代。闲扯时多竖起耳朵倾听一下也挺好,毕竟这年头讲话者比听众多。
党的媒体不靠谱,反党的媒体更不靠谱。。。
信息≠知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讲的应该不是信息,而是知识,是心灵的更新。
说得很好,你的评论写得像诗一样。
新闻是看得不少,但能记住得很少。
所以才说,大部分新闻不看也罢。
嗯,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中庸之道,放之四海皆准呢。
纵火犯那个,中枪。。
你并不孤单,这样的人有很多。
看来我没时间去看新闻有时候也是件好事
你的时间可以用来赚钱,自然更划算。
我们不叫赚钱,叫挥洒热血,实现祖国蓝图。
祖国的蓝图都被你们实现了,还会没有钱赚吗?善莫大焉。
接触的总是很多,感触就会深了
感性接触一些事情是有必要的,没有一点素材怎么能认识人生?不过,凡事有个度。
吾日三省吾身
现代人,还有这么做的吗
这个标准,很好
有是有的,所以人家没有时间出来宣扬自己的三省吾身。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It makes me confused.
if u feel confused,fuck.aha
现在的新闻就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特别是看娱乐新闻,感觉就是浪费青春,以前还会看看电视新闻,现在都很少看了,国内的媒体总是把一些事说的特别的美好,墙外的媒体则是说的那么悲观,那么消极,感觉特不切实际,因此不看也罢!
国内说得好,是有关部门的要求,国外说得差,是为了吸引眼球。媒体带给人一些忧患意识可取,但过了度就不好了。
事情都有限度,楼上不少对关注新闻关注时事持了否定态度,不知道是不是单纯迎合这篇日志的论调。作为新时期的中国人(原谅我这么讲,此处为中性,无任何贬义),若对自己国家发生的事情不报以关注,不对这个世界上在发生的重大事情报以关注,那要去关注些什么?社会属性始终是人的本质属性,三省吾身当然是要提倡,但闭上眼睛独善其身却不值得提倡。
至于中国怎么着要完蛋了,我党怎么着又黑暗了,一直是不传不信,可能偶尔会开开玩笑调侃一下,但实际上却又对她抱有极大希望,对中国抱有很大希望,这也算是“失望中的不绝希望”吧。
这不过是我的个人看法,放心,无论你如何做,都不可能所有人都关注时事,也不可能所有人都不关注时事。
看到最后一句话,突然想到了国考中的行测判断推理题,一直都搞得我很晕忽忽的,就是这个不可能说有人都什么,不可能所有人都不什么结构的推理。
你这北大的高材生不应该搞不清的呀~其实这话用一句话说就是:总有一部分人会什么什么。
原来也是,每天浏览好多最新新闻,就怕耽误了什么。现在,只关注些大事。。。
不关注,太阳每天照常升起。
四大反x’网站 哈哈
其实我应该加个引号什么的,表示相关部门不认可。
看完想全文原封不动转走以自勉。。。
转载是欢迎的,只要注明出处就可以了。说归说,还得看行动。
引经据典,说明胸中有墨。可怜我肚里无墨,不会。自顾儿写就是了。
一篇好文章难得。其实认真对待了就好,也不必纠结于到底有多少价值。我们书写情绪、记录生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收获。
你那不正说明胸中有墨吗?都能自己想出来呀。
前几天因为长春婴儿那个事件,平日不看新闻的女友从同事口里得知此事,于是上新浪看了下,就感慨说现在媒体上怎么到处都是负面消息。当时我也陷入了沉思
媒体就是靠负面消息吸引眼球。不过,这个社会也是,容易产生负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