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在国外

比利时教授建议该国中小学用中文取代拉丁语

我的导师劝比利时的中小学生用中文取代拉丁语学习

上次在微博上提到过,元旦后在实验室和我的比利时博士导师(Geert De Schutter)新年问候时,他聊到如果有机会的话要让他的三个孩子学习中文。前几日,他居然在比利时的荷语区大报上表达了他的观点: China is booming, 希望比利时的学生们用中文取代拉丁语的学习(荷兰语,我只用谷歌翻译了解了大意)。看来他还真不是恭维我,事实上他也没有必要恭维我。

我的导师手上有不少中国学生,他这些年比我回中国的次数还多,我前几天和他讨论的时候,居然发现他用的圆珠笔都是从中国某个酒店里带过来的!与中国好几所高校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他算比较了解中国也对中国很友好的一个欧洲教授。也许见证中国这些年来的进步,才认为在可见的未来,中国内地将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

要开拓这个市场,语言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在可见的未来仍然将是一门事实上的国际语言,但如果中国市场继续发展,掌握中文必然是一个显著的优点,否则,会英语的大部分欧洲人也未必能在中国吃得开。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我个人在比利时这些年,虽然不会说当地的荷兰语,只用英语在这里也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因为本地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会英语的。而一个外国人去到中国后,走在大街上,打个车,问个路,要是不会中文,显然会有很大的困难,有些外国朋友说在中国问路的时候,中国人要么就是“害羞”地躲开,要么就是主动地希望和他们合影,搞得他们很不自在。

拉丁语可以算西方语言的基石,无论是对学习欧洲各国其他语言还是将来从事医学等相关职业,学习拉丁语都是大有好处,又好比要学习汉语,如果掌握了文言文古文的学习,对于学习中国文化、历史、语言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以实际利益为重的欧洲人似乎真的把目光转向了中国这些新兴经济体,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不过,欧美学习中文的时候似乎有个操作上的问题,他们一般学习繁体中文,虽然繁体汉字更能代表中国文化,也更有意境一些,但繁体(正体)中文现在只以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欧洲华人圈中使用,而使用简体中文的人数占绝大多数,因此简体中文实际上的用处会更大。

许多年前,我听说过西方有很一股学习中文的潮流,我不太相信,毕竟只是听说。网上的东西真真假假,许多时候不过是人们的自我陶醉与安慰,因此对于那种中华民族复兴计划完成63%的结论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回倒是亲自了解的这个现象。当一国学习另一国的语言的时候,总还是说明另一国有某些优秀的地方,所以,西方人中有一部分人确实认为中国一定会重新崛起。

只是,未必了解实际情况的西方人的判断会正确吗?就像当年80年代末的西方以为中国会倒向他们的“民主”“自由”模式,但之后到目前的事实证明他们错了,这也许是西方政客们迟迟不能原谅中国政府90年前一年的那件事,而耿耿于怀的原因之一。

当然,我也希望中华民族能够复兴,这个国家能够重新崛起——注意“重新”二字。不过要给出关于这个问题“是”与“否”的答案,我也不清楚。是以留下这点文字,留与时间证明。

“比利时教授建议该国中小学用中文取代拉丁语”上的39条回复

最近你写了不少这种文章啊,我觉得中文其实还蛮难的,可以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了。话说你导师和工大有木有建立深厚友谊,哈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来”,这句最后一个字笔误了,应该是“往”。
原来博主是哈工大的校友,那要拜一声“师兄好!”了。

看了勺子写的小篆,又去维基上求证了一下,发现中文的发展也是一路坎坷,文字、发音都太博大精深了。

真希望将来汉语会成为国际语言,那样我们的后代就不用痛苦的学习英语了。不过这样的事情会发生的几率还是很渺茫的吧。哎……只能自己意淫一下啦。

一百年后,可能只有三种语言会成为国际性的大语言,英语,中文,西班牙语,不过英语要成为第一的话,估计有困难,英文比如在计算机语言、科研学术各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在中国不会中文的外国人也不少吧。我部门的一个美国同事,08年奥运在北京一直呆到现在,基本不会听、说中文。也没遇到啥生活问题。。

这个我前几天都已经看到了,原来是你导师的提议啊!
比利时不是一般的小啊,就差我导师再去以她的实际经验现身说法了,呵呵~

相对于繁体字,简体字意境意境消失殆尽,这也是造成文化断层的原因之一,但是书写起来倒是方便。不过,老外学中文,我觉得会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有次在非常勿扰的台上,一个应该是东欧的妹子,中文讲的太溜了。

老外学习中文,慢慢也会成为潮流。个人感觉外国友人在中国混的基本上会比在本国过得潇洒。君不见,小黑边上莺飞燕绕;而国人在海外,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场面?二代除外吧。慑于金钱的魔力,大多数的不平的都会被抹平。

在其它国家,中国男人似乎不是那么受欢迎。首先从视觉上就没有那么种强壮的感受。
至于黑人和中国女人的关系,这个也好理解,有一个说法,白种女人在黑种和黄种男人之间,一般会选择前者。黑人很强壮,然后你懂的,而且有些中国女人爱慕虚荣、尤其崇洋媚外。
前一阵子,传闻中的“中石化女处长非洲牛郎门”如果属实,也反映了这样的情况。

“我个人在比利时这些年,虽然不会说当地的荷兰语,只用英语在这里也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因为本地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会英语的。而一个外国人去到中国后,走在大街上,打个车,问个路,要是不会中文,显然会有很大的困难,…”

坛子你“杀人”不见血啊,这个有点像你日前提到的凹凹的感觉了。

虽然我是所谓大学英语六级的水平,但是大街上遇到外国人问路,也许还真的会害羞的躲开

好吧,其实这样的机会很少,最多一次就是在天坛帮一印度人拍了张照片(我竟然能听懂印度英语,还能对话)

这么说来,我没有说错嘛。其实不用这样,大方一点,一个一个单词来,肯定能交流得通的。又不是交流非常复杂的东西。

英语还是很有用的,只怪我当初没好好学英语。
经常折腾一些东西,百度出来的都是垃圾信息,谷歌倒是能找到不少资料,不过很多都是英文的,没办法也只能硬着头皮看。

中国盛世,中国目前是进入了盛世。可是却是一个盛世之下的赤贫时代,国富民贫。

回复 王东东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