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人文

为什么要阅读?要阅读多少书?

reading

今天的时代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实在太多,每天我们都被各种杂七杂八的信息包围。如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吴趼人还在世,不必二十年,只需浏览一天的微博,他就可以再写一本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样内容的作品。不过,我觉得网络时代浅尝辄止式的碎片式阅读不算真正的阅读,至多算浏览式的浅阅读。浅阅读多了,真正重要的深阅读时间就少了——每个人每天有且只有24小时。那么网络时代的阅读还有必要吗?

阅读有什么用?

我还算一个不太讨厌阅读的人,尤其是有了kindle后,无论是对付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Kindle用起来十分方便。不清楚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阅读,或者说为什么还要阅读?在我看来,阅读至少是一种爱好,就跟有的人喜欢玩游戏一样,是一种消遣的方式。人的脑大脑不可能永远集中在那些所谓的重要事情上——比如工作。然而,阅读的好处显然不只这一点。

文字上的东西一旦留下来,就能很方便地流传下去,写作者不过是一次付出,而阅读者可能代代相传,比如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因此说,阅读能穿越时空。大部分人的生命最多不过百岁,空间的跨度更为有限,所以说,人的一生所经历的时空极其有限,而阅读可以弥补扩展这种时空的限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固然不错,然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亲身经历,有的事情甚至根本就无法亲自体验,阅读可以让我们读到别人的经历,为我们自己的成长提供经验。

《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有一种天然的劣根性,比如说脏话、懒惰、希望不劳而获,这种自然而然的向下堕落性,尤如地球上所有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自然而然地从高处往低处跌落一样。我的表叔是个农民,他曾经很担心一件事:怕他儿子学习修理汽车时,受长途司机们的影响变得出口便是脏话。作为人类,我们不喜欢和那些劣根性十足的人待在一起,所以我们希望向上,所谓提高自身修养和涵养。阅读可以提高人的修养,使人向上。欣赏古人在印刷出版并不发达时留下的珍贵文字,拜读今人多如牛毛的文字中经受住考验的优秀作品,对照我们自身的顽劣性,总会有所收获。

读的东西多了,忘的东西也会越多。人的大脑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信息。不过这并意味着读的东西没有用。有人说:教育的目的就是等他们都忘记了所学到的知识后剩下的东西。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道理,除去阅读后忘却的信息,剩下的东西就是真正的收获。虽然读过的细节忘了,但真正遇到与阅读中相似的真实事情时,就不会茫然不知所所措。更重要的事情是,在带着思考性的阅读过程中,必然有大脑的思维活动,经过思考过的东西就不可能没有收获。

阅读多少书?

既然阅读是一件好事,那么,读多少书才合适?大师们说:读得越多,受到思维上的限制就越多。因为思维被别人的思想束缚了。这个道理看似是对的,不过这句话是大师们说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大师。所以,我们的阅读量不太可能算“读得太多”。大师们一定是读过很多东西后,才会有这样的结论,他们读过太多的东西后,发现自己的初心没有了,发现需要抛弃所有成见,提出自己的原创。

这种走过很多路后才说”Stay foolish, stay simple”(保持愚蠢和简单)与跟刚出生的婴儿的那种foolish和simple当然不一样。所以,大师们说的没有错,但不适用于一般人。就好像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牛顿的力学定律,两者都没有错,前者适用于微观和高速运动体系,后者适用于低速宏观体系,而我们绝大多数常人,就是牛顿体系中低速宏观物体,还用不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以,我们的阅读量没有过量。

但是,大师们的说法对普通人并不是没有意义。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一味地单向地海量浏览阅读就够了吗?当然不够。正如球迷看球一辈子也不一定会打球。知识获取讲究输入输出双向过程。否则,一切知识不过像吃快餐一样,不过是满足一下当下的饥饿感,“吃”完后所剩无几,一切知识和信息都只是知识和信息,因此,对它们放在脑海里梳理加工——思考,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和信息,才能有所新的发现,孔子的“述而不作”难道不是太保守了吗?

除此之处,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绝大部分知识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得到,因此,阅读最高的境界便是把获取到的知识和信息演变成智慧,这才是终极目的。读得多了,思考多了,思考能力就提升了,思考力提升了,慧根才可能产生。一个人很有智慧比一个人很聪明的层次当然是不一样的。

慧能生而能知,慧根天生而成,所以成为大师。我们凡人没有这个天赋,所以后天多读点书。

“为什么要阅读?要阅读多少书?”上的56条回复

关于阅读,也要分为所谓小说类阅读和非小说类阅读(专业阅读)。各人在这方面差异不小,对阅读也有不同的需求。

只能说不一定每一本书都要读得很彻底,否则你真的没什么时间。看完一本书做做笔记,画个导图应该是不错的吸收方式。我一般会在看一本书的同时,将这个主题相关或是作者的其它不错的书籍来看,这样规模效应比较明显。

家中有很多藏书,可真的都藏着了,基本上都没完整地读过。
我觉得,自己就是站在“财富”堆里,却从不懂得如何占为己有。

在我看来,「阅读」最大的功用在于能从书中了解更多自己原来所不知道的世界,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与自己工作学习有关的专业书籍的则侧重于「用」。而Kindle所给我带来的感受就是便利,排长队时可读,坐公交时可读,等人时亦可读

前几天和朋友讨论有关读书的话题
读书是一个倾听作者,与作者思想交流的过程
文中所说读书多了,思维会受到限制,不敢苟同。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是在读书的时候不能迷失自我。
读不同的书,会接触到不同的思维,如果有鉴别的去读去想,会有很多收获的。
哈,我的个人观点而已,这篇文章转走了哈。。
我不客气的嘿

我不喜欢读书,就因为这,上学时候吃了大亏。现在毕业后看来,少读书是一件大大的幸事。因为那些自认为读书很多的人,一直在拿书本上的东西说事。而我,嘻嘻,还好吧。读书还要看是什么人去读,这话一点不假。

你言重了,每个人看待事物角度不一样,经历也不一样,我只是就事论事罢了。这和”天才“扯不上半毛钱关系。对于”天才“二字,愧不敢当。

我发现我用kindle看书习惯后,反而看实体书会出现不习惯?土木这是为啥?

也不尽然,你说的估计是对一些谋生之类的技巧知识,像上学。但我说的读书,是提高自身的见解等,还是平时就慢慢积累较好。

少用电子液晶屏幕阅读,伤眼睛。用被动发光的,比如纸质书,或者 Kindle之类的专门阅读器,可能对视力保护有积极作用。

我有一些问题想请教先生:
1、kindle目前在中国有卖吗
2、用kindle可以看PDF文件吗
3、可以在kindle上直接highlight书中的内容吗

我也喜欢阅读,但书太重,又不能携带很多,所以打算买个电子阅读器。前两天看到mini ipad很喜欢,因为比ipad轻,但价格贵,而且除了看书,我也想不到还可以用它干嘛,所以想考虑kindle。偷懒自己不做research了。google带我到你这里,所以有劳回答一下我的问题:-)。谢谢!

每一次有人叫博主称先生。
1、在中国没有行货可以卖,但在淘宝上有很多卖家出售各个型号的Kindle,我买过,一般没有问题,质量和价格都可以。
2、可以看PDF,但是直接看普通的PDF,显然字体太小,把一个A4的页面塞到6寸Kindle里,当然是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可以用amazon的转换功能直接转成Kindle的格式,当然,这一招对于论文之类排版要求高的资料就不行了,那样还是iPad的长处——长得大。
3、可以高亮和笔记,并且直接保存在txt文档里,你可以导出来,非常方便。
Kindle不贵,买一个对于不讨厌阅读的人不会觉得是个多余的设备。

先生还有“老师”的意思嘛 🙂

非常感谢你的详细解答。那样的话,我就去国外买kindle好了,好像iPad不能高亮和笔记。我看书有个习惯,一定要划划写写,电子书让我没有安全感,呵呵。如果kindle能解决这个功能,那就万事OK了。

谢谢!

回复 戴睿可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